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希特勒的间谍-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计划时,委员们津津有味地倾听着。
    英国人要欺骗的人在欧洲到处都有。首先是希特勒,他正在东普鲁士孤立的营
地指挥战争。他获得的有关盟军即将进攻欧陆的情报,主要来自总部设在三百五十
英里以外的措森的西线外军处。这里,在一个A字形屋顶的双层钢筋水泥掩体里,
冯·伦内上校指导参谋总部的军官阅读同盟国几周前的报纸,研究他们相信正在英
国努力工作的特务提供的报告,估计敌人的实力,反复核对他们的档案卡。伦内每
天写一份形势报告,送给西线德军各部队和负责西部战区的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
最高统帅部的情报参谋克鲁马赫尔上校把报告转交给约德尔将军,约德尔将军有时
把它呈送给希特勒。
    西线总司令是陆军元帅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从他的风度,直至他戴的那
个单片眼镜,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德国军官。龙德施泰特已年过七十,是
德国陆军的高级将领之一。他在进攻波兰、法国和俄国的闪电战中指挥过集团军群,
但是后来病休了。一九四二年三月,他向希特勒报告他已康复,一个星期以后,他
负责在法国、比利时和荷兰的防务。一点干巴巴的幽默,稍微冲淡了他外表的严峻
和端庄,然而他的风度和思想,仍然不失为参谋总部的训练所能造就的那种准确和
规范。
    他的总部设在巴黎西面塞纳河上漂亮的圣日尔曼昂拉耶城堡里。城堡的壮丽游
廊长达一英里,龙德施泰特和他的军官们站在游廊的华丽的栏杆旁边,极目远眺,
闪闪发光的河流和远处灰蒙蒙一片的巴黎城,尽收眼底,还看得见远处山顶上的两
个小圆屋顶,白的叫圣心教堂,是一八七O年普鲁土获胜的法普战争中阵亡的法国
将军纪念堂,另一个发黑的叫伟人祠,是法国一些最f韦大的英雄的陵墓。把法国
疆界扩拓到莱茵河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就是出生在这个城堡里,在这个优美而又富
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工作的,有龙德施泰特的情报参谋威廉·迈尔一德特林上校,他
是个大块头,仪表堂堂、看上去挺顺眼的参谋军官,一九四二年七月以来一直做这
个工作。他分析送来的情报,经常同他的上级伦内交换意见。
    龙德施泰特指挥两个集团军群。集团军群G部署在法国南部。集团军群B部署
在法国北部,并守卫着最受威胁的地区,它的司令是陆军元帅埃尔温·隆美尔,这
只沙漠狐狸是个民族英雄,元首的宠儿。他的级别使他可以直接见到希特勒,因此
一旦他同他的挂名上级龙德施泰特之间发生分歧时,他可以绕过龙德施泰特,事实
上,他们之间很快就出现了分歧。他的总部设在文艺复兴式的封建城堡拉罗什一居
荣,这个城堡位于巴黎以西约四十英里的弯弯曲曲的塞纳河上一个朝北的大湾里。
拉罗什一居荣是著名的《箴言录》作者拉罗什富科公爵后裔的邸宅,隆美尔在一间
挂着古式壁毯的书房里工作,就在他用的写字台上,路易十四的陆军大臣曾经签字
废止南特敕令,结束了容忍法国胡格诺派教徒进行宗教活动的时代,开始了一幕除
了希特勒迫害犹太人以外,在任何国家再也没有见过的使国家遭受严重损失的人才
外流的惨象。这座中世纪城堡上面的城楼已经倒塌。但是这些错误和死亡的兆头,
既没有使隆美尔,也没有使隆美尔的情报官安东,施陶布瓦塞尔上校感到不安,这
位情报官是个矮胖子,他曾经在西线外军处干了几年研究英国军队编制的复杂工作,
作出了优异的成绩,他是个情报老手。隆美尔的集团军群包括在荷兰的占领军和在
法国北部的两个集团军,在加来海峡的第十五集团军,和在卡朗坦,布列塔尼的第
七集团军。
    这些军队既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足够的人力来迅速加强大西洋和英吉利海
峡沿岸的全线防御。因此,他们的指挥官和希特勒需要确定重点防御地区,他们自
然要向最可能受到攻击的地区提供最多的装备和物资,并在那里驻扎最强大的军队。
于是,确定哪个地方最可能受到攻击,就成为他们第一个最重要的任务了。
    问题在于他们的情报军官很少具有他们的英国对手的有利条件。龙德施泰特承
认他的情报是“不充分的”。海军承认:  “判断敌人将选择哪个轴线发动进攻是
困难的。”但是希特勒的军官把这种困难看成是正常的。克劳塞维茨不是也说过关
于敌人的情报是多么“不可靠和瞬息万变”吗?他写道:  “战争中许多情报是互
相矛盾的,甚至更多的是假的,大多数是不肯定的。”但是这个伟大的军事理论家,
并没有使他的读者感到奇怪:一个将军在非常令人迷惑不解的形势下应该做些什么。
他说:  “指挥官必须坚信他的判断,象磐石一样地坚定,使惊涛骇浪也无可奈何。”
他的二十世纪的学生就是这么做的。
    他们对于敌人进攻欧陆的判断依据,是普遍不变的战略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
条是需要数量上的优势。德国的军事领导人非常清楚。集结兵力,或者出其不意,
都能达到数量上的优势。他们还知道,在这次战争中,同盟国到目前为止选择了后
面那种间接办法。在北非,西西里和意大利,盟军只是在蚕食欧陆的沿海一带,避
免正面冲突。德国人非常清楚这种做法的含意。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说:  “盎格
鲁撒克逊人的非常有系统的进攻……使得挪威地区和日德兰半岛有可能面临着威胁。”
他们承认,盟军的前几次登陆都出乎他们意料,而他们的最高指挥部警告(正如邓
尼茨所说的):敌人“竭力隐蔽真正的主要目的,充分利用出其不意的因素。”
    尽管如此,德国领导人并不认为盟军会在越过英吉利海峡发动进攻时将使用这
种策略。德国人认为,盟军不会用进攻德军的力量由于受到欺骗而被削弱的地区以
获取优势这样的消极办法,而是会采取在决定性据点集结兵力的积极办法。这里指
的是加来海峡。龙德施泰特说,敌人将“从海峡中比较狭窄的地方”进攻欧陆。德
国人找到了这种看法的理由。他们相信,集中兵力的有利条件超过了那里的防御工
事最坚固的不利条件。加来海峡离得近,将会缩短舰船和飞机的运行时间,实际上
等于船舶的吨位和空军力量有了成倍的增加。加来海峡靠近鲁尔,便于更加集中兵
力进行突击。龙德施泰特说;这是“直逼鲁尔的最短路线”。德国人意识到,盟军
很可能在发动主攻以前在别处登陆,以便转移注意力。而主攻目标将是加来海峡。
进攻任何别的地方,都将削弱攻击力量,并拉长向鲁尔进军的路程,连希特勒也承
认,如果打到了鲁尔,  “战争就成定局。”希特勒认为盟军将向加来海峡发起进
攻,他在这个问题上除了发表上述基本战略论点以外,还补充了如下的看法;盟军
希望摧毁该地区向英国发射V—1 复仇飞弹的发射场。
    既然明明知道盟军喜欢在中心目标以外的地方发动突然袭击,为什么希特勒和
他的陆、海军将领们还相信盟军将向加来海峡发起进攻?主要是因为向那儿发起进
攻直截了当,简单易行,符合正统军事观念,恰好同他们所受的训练、也许还同他
们的生性相吻合。一个将领说:  “我们这些将军就是按照我们所受的正规军事教
育来作出估计的。”克劳塞维茨极力主张“不以复杂计谋克敌,相反,应以简单方
法战胜敌人。”这些将领在年轻的时候就完全接受了集中兵力的原则,后来在一个
接一个的战役中成功地运用了这个原则;它帮助他们赢得了目前的威望。希特勒通
过武力和武力的威胁,已经赢得了外交上和军事上的胜利。事实证明,德国军队运
用这一原则而取得成功比运用欺骗敌人的原则取得成功的次数要多得多,欺骗敌人
在地面作战中发挥的作用,比在两栖作战中发挥的作用要少。此外,集中兵力的原
则不知不觉地给人带来一种满足,根据这个原则,盟军将进攻德国人防守准备最充
分的地方。
    当希特勒在他的第五十一号作战指令中强调,加强力口来海峡的防御要超过西
线其他地区时,自然没有人提出异议。
    他说:  “因为那里是敌人必将进攻的地方,那里——除非一切都弄错了——
还将是同敌人登陆部队进行决战的地方。预料盟军将向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