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希特勒的间谍-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士兵和雇员。
    一九四三年初,利斯离开了他亲手定型和大大加以扩充的西线外军处。为了得
到提升,他需要到前线服役。新上任的参谋总长蔡茨勒让他在俄国指挥一个团。不
久利斯升为将官,指挥一个步兵师。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二日,他受伤后被俄国人
俘虏。
    接替他的是以前的一位下级。面部瘦削、头脑敏捷的亚历克西斯·巴龙·冯·
伦内中校,在德军闪电般地攻入法国的光荣日子里,负责填写巨大的法军编制装备
表。他四十出头,出生在俄国拉脱维亚众多的日耳曼族贵族家庭当中的一个家庭;
他的俄语讲得很流利。一九四二年初,他被调到东线外军处,当时该处全力应付俄
国战役。伦内担任三组的新组长,这个组分析缴获的文件,他迅速地提高了工作质
量,不去翻译过时的文件,而是集中力量积极处理有用的材料。东线外军处的新处
长赖因哈德·格伦不久就让他担任自己的作战参谋。利斯听了这个情况后说道,  
“这正是他天生所就的职位。”利斯离开西线外军处以后,由于取消了第四副参谋
总长而奉命关照这个处的伦格,极力推荐伦内担任这个处的处长。一九四三年三月
一日,他果然担任这个处的处长。作为处长,他管得很细,甚至有些刻板;他可以
在下级面前俨然以上级自居,并且讽刺挖苦下级;但是在他的无框眼镜和紧锁的双
唇后面,有一副象玻璃一样清晰的头脑在工作。
    利斯没有预料到盟军进攻北非,第二年,部分由于受了漂到西班牙海岸上的一
具尸体身上的假文件的欺骗,伦内对盟军进攻西西里也感到意外。后来,盟军出乎
意料地在安齐奥和内图诺登陆,使他非常尴尬。希特勒完全清楚这些失败,因为几
个月后他异常恼怒地说;  “他们搞的几次登陆,我们一次也没有发现。”现在伦
内面临着德国情报官从来没有接受过的最困难的任务:弄清盟军何时越过海峡大举
进攻欧陆?
    将在何处登陆?
    他和他手下的军官将各种现有的迹象归纳在一起,他们虽然充分意识到有些特
务可能是双重特务,但他们尤其感到恼火的是间谍的报告。
    “这个人的报告有十次是正确的,”曾一度领导美国组的里夏德·奥伊勒中校
常常暗暗对自己说。  “这第十一次也是正确的吗?还是恰好相反?是否为了迷惑
我们而做了有利于他的事情?”奥伊勒说,判断这些问题常常“不是很简单的事情。”
    “我总是在开始的时候就假想“这不是真的”,然后再慢慢找出哪些或许是真
的。而不是倒过来:倒过来太危险了。”
    即使如此,结果也很少是完全可靠的。  “你必须坐呀,坐呀,想呀,写呀,
然后你也只能说;  “情况可能是如此。””
    这样的工作不会使你有很大的成功把握。奥伊勒说,在战场上可能有这样的把
握,  “但在这种琐碎的工作上却没有。”
    奥伊勒发现分析估价情报不仅是“奇妙的脑力活动”,而且是非常耗费时间的。
有时候他连午饭也不吃,一直在办公桌上工作到晚上八点半或九点。
    他的上级每日工作的时间更长。洛塔尔·梅茨中校(作战参谋)没完没了地会
见向他提供情报的人和使用他的情报的人。他常常要到午夜或夜里两点才了结一天
的工作。
    梅茨还编辑每日《西线情况报告》。两三页长的报告主要讲述了敌人的活动,
列举了新调来的并再次得到证实的敌军部队的位置。除了这个报告以外,伦内在需
要的时候,还添写一种报告,这种报告是他在东线外军处从格伦那里学来的。这就
是一至两页长的《西线敌军情况估计简讯》,这种报告的视野比较远,有时预料了
敌人的意图。    ”
    此外,西线外军处每隔较长时间发行若干其他报告。伦内到达之后三个星期,
创办了评论英,美军队的两个半月刊。比如,评论美军的半月刊《美国调查》,通
常有五、六页,内容包括关于新建立的师的报告、新式装备的细节、指挥官的姓名、
向英国调兵的情况以及一张兵力表,表上开列了所有师及其驻地。伦内还出版一系
列《西线情报参谋单项报告》。这些报告讨论了例如英国的登陆战术和盟军的手榴
弹以及地雷等题目。这些报告发到下级部队,使它们能够准备相应的对抗措施。
    然而,伦内的所有这些努力,对于阻止盟军进攻欧陆并没有起帮助作用。诺曼
底登陆成功,从而决定了第三帝国的命运之后六个星期,一批军官企图暗杀希特勒。
伦内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密谋,但他的反希特勒的情绪和与反希特勒的人的交往,足
以使他走上断头台。
    接替他的是维利·比尔克林上校。他是莱茵河西岸地区一个种葡萄酿酒的富有
家庭的一个成员,他作为一名研究法军指挥官和战术的专家,于一九三九年和一九
四零年在西线外军处工作过。后来他在前线呆了几年,脑部受了伤,经常疼痛,身
体虚弱,终于回来领导西线外军处。
    西线外军处大大膨胀了。既然在法国和比利时的德军已与敌军实际交战,西线
外军处的两种基本战斗报告,已不再是进攻前仅仅彼此互相证实的因而容易使人上
当的间谍报告和无线电侦察情报,而是比较可靠的缴获文件和审讯战俘的口供。比
如,一九四四年圣诞节的第二天,隆起地带战斗正酣,  “一四九一号西线情况报
告”的一个部分写道;一、西线。
    a)敌军活动……美国第九集团军……巴斯托尼被围敌军在我们的进攻前面势
必要放弃更多阵地。
    b)军队识别……
    战俘证实:  美国第七装甲师的部分部队、美国一零六步兵师的部分部队和美
国第二十八步兵师的部分部队,  (都)在(比利时东部)斯塔韦洛特一维埃尔萨
尔姆战线以东。
    二、意大利……”
    比尔克林在同一天的《西线敌军情况估计简讯》中,总结了他所看到的盟军的
行动:艾森豪威尔正不顾一切地从未被突破的美军防御地段进一步抽调部队,企图
发动强有力的反攻,将德军的进攻制止在默兹河东岸,并包围发动楔形进攻的敌军。
    因此他是考虑到了他留下的那一部分正在殊死作战的步兵师的宽阔正面所面临
的危险的。
    但是,尽管偶尔有这样精彩的报告,西线外军处的估价和预言,很少象俄国战
场上东线外军处的估价和预言那样多彩多姿、磅礴有力。
    许多情况使东线外军处占了优势。它可以在一条战线上集中对付一国的敌人,
使它能够根据各部分机构的作用进行组织;西线外军处有许多地区组,分管不同战
线上不同国家的军队,因而它的各部分机构的活动是重复的。俄国战场上战争的规
模比较大,因此东线外军处的规模也比西线外军处的大。那里的战火不断燃烧,使
东线外军处能够取得经验和发展战术,而盟军在西线的断断续续的进攻,使西线外
军处不能取得经验和发展战术。俄国战场上经常短兵相接,使东线外军处有多得多
的机会来收集情报;在西线,两军在进行最重要的战役之前,是被海洋隔绝着的。
最后,虽然两个处都隶属于陆军总司令部,只有东线外军处为它工作;西线外军处
则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服务,但它不但阻碍提供情报,或许还歪曲情报。但是尽
管这些背景因素重要,关键得多的一个因素却是个性突出的东线外军处第二任处长。
    他的前任,东线外军处第一任处长,正是普鲁士参谋的模范——戴着单片眼镜,
工作效率卓著,具有作战天才。此人就是埃贝哈德·金策尔中校,一九三三年在军
队部三处工作,后来担任驻波兰武官。金策尔亲手签发过一本官方手册,这本手册
大大低估了希特勒发动进攻之前苏联的军事力量。但是参谋总长哈尔德并没有把那
次闪电战的失败归咎于他,因为后来他仍然将他留在原来职位上几乎达一年之久,
然而,快到一九四一年年底的时候,哈尔德开始对“情报参谋工作衰退的征兆”感
到关切,一九四二年三月二十日,他撤掉了金策尔的职务,因为他“不能满足我的
要求”。而金策尔无论如何是不想搞情报工作的,首先,  他这个人有点懒,其次,
他常常在一天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就显得疲乏,和他共事的军官们认为,这是由于他
与一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