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麻辣水浒-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暗示:绿林股份的资金链走向应该是财经人士搞清绿林股份内幕的关键。绿林股份的股权架构和资金运作复杂多变,有很多东西让人搞不懂! 
  记者最后写道:“看不明白的梁山泊,读不懂的绿林股份!三千亩的梁山泊项目,不知宋江到底是要做什么?” 
  《道宗经济周刊》刚印完,有人就告诉了吴用。吴用看过了内容之后,吓得手脚冰凉。 
  吴用拿着这本《道宗经济周刊》去找宋江,说道:“宋总,以后可不能这样说话了,对待媒体一定要有提防之心。我们正处于上升时期,万万不可得罪媒体,不要去挑逗媒体,他们都是牛虻一般的人,盯上你的话,肯定没好事。不但不能得罪,还要让他们为我们说话。” 
  宋江很生气,拿着杂志,半天没说出话来。 
  吴用接着说道:“好在这期《道宗经济周刊》没印多少,我让李逵全部买下,都放火烧了。这些东西都是引爆危机的火药,下一次可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宋江对吴用说道:“你烧那些杂志做什么?文章是人写的,你烧了这篇,他还能写另一篇!” 
  吴用问道:“那怎么办?” 
  宋江说道:“你去把《道宗经济周刊》的总编叫过来!” 
  据说,《道宗经济周刊》的总编来到绿林公司之后,被宋江大骂了一顿。宋江每年在《道宗经济周刊》上都会投放相当多的广告费,是总编的财神爷。宋江以撤销广告费威胁总编,总编于是强迫小记者下跪,向宋江认错。小记者迫于压力,只好满怀屈辱地跪了下去。 
  通过这件事,宋江对媒体的作用有了充分认识。 
  他意识到,媒体是把双刃剑,就看你怎么用!如果能把媒体控制在自己手中,就能够一手遮天,那是最好的! 
  宋江决定知难而上。他邀请《道宗经济周刊》对自己进行一次专访,进行舆论造势。 
  《道宗经济周刊》全文刊载了宋江与记者的对话。 
  绿林股份及其代表的‘绿林系’,其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近日采访了绿林公司董事会主席宋江先生。在接近两个时辰的访谈中,宋江这位年轻的亿万富豪却显得颇为坦率、谦和,言谈中透出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以及与其经历跨度不相称的对事物的把握度。 
  记者:与别的企业相比,为什么您显得如此低调?听说您从不接受媒体的采访,贵公司是刻意如此吗? 
  宋江:也不能说是刻意。从绿林公司来讲,我们一直是做实业的,想实实在在做点事情,并不想被名声所累。有句古话说得好,叫‘闷声发大财’,绿林公司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近年来确实发展得很快,但是如果对外的宣传过多,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给企业带来困扰。低调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记者:但是过分低调,也会导致外界不必要的猜疑和非议。作为上市公司控制人,绿林公司是否也有必要学会逐渐面对公众呢? 
  宋江:是的。企业发展了,学会如何面对公众已成为绿林公司的必修课。为了避免外界对我们的疑虑影响到上市公司的发展,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记者:您这样年轻,却拥有了这么多的资产,能否介绍一下您的第一桶金是如何发掘的? 
  宋江:可能是我的时机比较好。在进入绿林公司后,通过易货贸易,也就是把过往客商手里的货倒腾到绿林公司来,我在短时间内积累起了巨额财富,并前后收购了几十家公司。 
  记者:宋总,我们都知道您是靠卖炊饼起家的,我们想问您,您认为当小贩和开公司有什么不同吗? 
  宋江:CEO和街头小贩的工作没有什么区别,他们从事的生意实质都是一样的。但是,CEO和街头小贩相比,他的经营思想更明确,那就是要快赚钱、赚快钱、赚钱快。第一点,街头小贩讲的是薄利多销,而我们是快鱼吃慢鱼,你的行动越快,就越能快速致富;第二点,卖炊饼是产业经营,讲究分毫必争,一个小钱儿一个小钱儿地赚,而我现在做的是金融投资,是一锭银子一锭银子地赚;第三点,钱周转得越快,赚钱就越快,街头小贩要把赚来的银子投入到生产、经营、维护当中去,而CEO却不用考虑这些方面。 
  记者:您认为CEO最需要的素质是什么? 
  宋江:CEO最需要的素质就是每天都要不断学习,并且知道怎么在公司内传播思想,这正是卓越企业家的重要特征———制造思想并且传播思想。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绿林公司的主业是什么? 
  宋江:绿林公司最早是做易货贸易的,其后,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开始逐步成为一个大的企业集团。绿林集团的经营模式是管理型、控股型的,其具体业务通过下属公司进行。现在,绿林公司拥有骑军、步军、水军等多家下属企业,在梁山泊的东山、南山、西山、北山都有企业实体。另外,我们还拥有一些历史较为悠久的企业,如我们的晁盖牌钙片和景阳冈牌虎骨药酒,在全国都享有盛名。 
  记者:在拥有了这么多产业之后,绿林公司效益怎么样? 
  宋江:这个可以看我们的审计报告,上面的数据是客观真实的。我们的审计报告经过很多师爷过目,而且有十几个注册讼师对审计报告进行了核验,最后证明是真实的。 
  记者:贵公司的发展速度可谓惊人,请问其中的秘诀是什么? 
  宋江:我们较好地将资本运作与产业运作结合了起来,如果光靠自身的滚动积累,发展速度肯定不会这么快。绿林公司成立后,我们先后收购、创办了三十多家企业和山寨,广纳了一百零八位高级人才,实现了低成本的快速扩张。通过高效的整合,公司才有了今天的快速发展。 
  记者:现在外界有种说法,怀疑您准备掏空绿林公司? 
  宋江:我想,掏空不是这样的做法。如果要掏空的话,搞些黑箱作业就可以轻易地做到,哪有像我这样,人和银子全给公司,将自己的银子借给公司发展业务的?我们绿林公司是有很雄厚的实力的,我可以告诉你,我们不是空手套白狼的企业。 
  主持人:听说你们困难时,连工资都发不出来,还是靠卢俊义的加盟才渡过难关的。 
  宋江:是啊,我们要养活一万多人呢。在这个行业里,你运气不好,就可能失败,那又怎么能说一个运气不好的人就是个骗子呢?绿林公司是负责任的公司。就是在那种情况下,我们也没有解雇一个人。 
  记者:公司还有无兴趣投资其他的上市公司? 
  宋江:我们准备再投资别的上市公司,但目前还在论证阶段,需严格保密。当前最需要做的,是做强目前我们拥有的上市公司。我的计划是要在二至三年内苦练内功,把整个绿林股份做好做稳,使之成为一个稳健型企业。你知道,现在房地产很火,很多人都劝我改行,在房地产界发展。但我宋江做事情是有目标的,不达目的我是不会放弃的。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来日方长’是个很好的说法,我们将用行动回报关心绿林集团的各方面人士。” 
  采访进行得颇为成功,黄澄澄的金条使记者纠正了对宋江的错误认识,他在《宋江访谈录》后面的评论里,说了宋江不少好话。 
  宋江和记者的对话被相继发表在《道宗经济周刊》、《道宗财富周刊》和《江湖日报》上,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为宋江下一步的动作打下了良好的舆论基础。 
  宋江的神话和神化的宋江 
  那时候,宋江的感觉好极了。 
  假如你去问宋江:“宋总,别人把你当神看,你有什么感觉?” 
  宋江会回答说:“什么?我不是吗?” 
  梁山泊就是绿林股份的起点,是绿林股份编织神话的舞台。宋江打造的高科技农业题材和高成长的美妙概念,迅速在资本市场受宠,并吸引了无数投资者的企盼目光。绿林股份的神话在梁山泊正式上演。宋江制造了一波一波的利好消息,绿林股份的资本膨胀速度仿佛是一夜之间的事,其股价从一开始的一两银子猛然飙升到年末的三十两银子,翻了三十倍,绿林股份成了商界一匹不折不扣的黑马。 
  宋江成功地给绿林股份戴上“绿林文化第一家”的桂冠,这使得他声名赫赫,大名从此响彻全国。宋江的神话通过《绿林视界》的炒作,撒下了一地鸡毛,连后世的很多商学院都把宋江的发达史作为教学案例。宋江的神话影响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