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告别虚伪的形式-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状态被打乱的过程,而是“以静制动”,十分沉着、到位地展示主人公们一如既往的平静、单调甚至重复的日常生活,把他们复杂汹涌的心理活动全部控制在文本的潜在空间里。毕飞宇在“人物心理戏剧化”方面举重若轻的才能令人称道。而这种“心理戏剧化”的特征在《武松打虎》中则表现为主人公阿三对老婆与村长偷情事件的矛盾心态上。小说通过孩子们的一场“战斗”把“你妈妈和队长睡觉”这一人所共知的事实推到了阿三面前。阿三再也无法佯装不知,只得喝了酒去找队长。可队长是“老虎”,他却不是“武松”,只是在队长门前“凭什么,凭什么”喊了几声,就被队长训斥回去了。小说的高潮是在晚上等候听说书的打谷场上,阿三的老婆和四婶以及队长的老婆爆发了一场“打斗”,这把阿三的悲剧进一步公开化了。可不幸的是,讲“武松打虎”故事的说书先生掉到河里淹死了,“武松打虎”的情境再也不会重现了。这是一个具有隐喻意味的象征性情节,它表明在队长的“权力语境”里面,阿三这类小人物的“打虎”梦想永远也不会实现。我们看到,作家虽然没有直接去分析和展示阿三的生存心态和心理痛苦,但通过几个白描性的场景描写,阿三丰富、复杂、多维的心理世界和情绪世界可以说已经感性而立体地呈现在文本中了。而《生活边缘》则向我们展示了生活中两种类型的错位情境:一是夏末和小苏的“边缘状态”。小苏大学毕业后不愿回山沟教书,放弃工作和画家夏末“未婚同居”,但小苏又怀孕了。生活的、精神的、心理的、情感的巨大压力使他们陷入了一种尴尬无奈、焦灼愤激的生存困境之中,他们的挣扎既无望,又可怜。一是房东阿娟、耿师傅家的“儿子”悲剧。耿师傅夫妇因为生了个儿子而欢欣鼓舞,可他们没有注意到哑女小铃铛却因为小弟弟的来到而感到了巨大的情感失落。而小铃铛情感焦虑与心理仇恨的直接后果就是她用剪刀剪去小弟弟的“小鸡”这悲剧性的一幕。小说把两种“错位情境”在小说中交替呈现,淋漓尽致地揭示了日常生活中小人物们的生存心态与精神情绪,尤其对小铃铛病态心理的精神分析入木三分、十分到位。而与这篇小说相似,《哺乳期的女人》对于儿童特定生存心理的精神分析也十分精彩。旺旺生活中的“错位”表现在他从小没有吃过母亲的奶,他是喝奶粉长大的。而父母整天在外做生意,也使旺旺实际上处于一种母爱的“缺乏”状态。这使得邻居惠嫂饱胀的乳房构成了对于他的巨大诱惑。终于,在某一天,旺旺一口咬住了惠嫂的乳房。实际上,旺旺对奶的渴望只是对于母爱的一种渴求,这是非常健康而正常的童性心理的体现。小说的深刻在于从旺旺的行为伸发开去,通过人们过于激动的“反应”,对于普遍人性心理的阴暗、卑琐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从“这小东西,好不了”的窃窃私语中,我们听到的不是旺旺的病态,而是断桥镇整个文化氛围和大众群体的精神畸形,正是它们完成了对于一个年幼儿童的心理迫害。     
    


第三章感性的形而上主义者(3)

    四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毕飞宇来说,“历史”的错位情境和“世俗”人生错位情境的挖掘并不是其小说的根本目的,对于世界与人的哲学把握、对于历史与现实“错位情境”背后的“哲学语态”和“意义错位”状态的发现才是其小说最基本的主题线索。不过,毕飞宇的“哲学语态”与前面我们分析的“世俗语态”和“历史语态”并不具有分类学的意义,也不具有时间的先后意义,而是处于一种共时性的结构状态中。“哲学语态”是对于“历史语态”和“世俗语态”的一种抽象与升华,是毕飞宇小说的艺术目标与理想归宿,实际上三者是密不可分地胶合在一起的。因此,在他小说的“历史语态”和“世俗语态”背后,实际上都隐含着“哲学语态”的“深度模式”。这种特征从最表层意义上来看,直接体现在毕飞宇小说的叙述人设置和叙述语式上。他的小说的“叙述人”大都是一些喜欢沉思冥想、追根问底的“学者”型知识分子,他们总是会在小说中不时跳出“故事”之外直接表达自己对于世界、人生、历史、时间等等的“哲学化思想”。比如,在他的文本中我们会时常读到这样的文字:“拯救扬子岛人的命运与扬子岛人自身的命运之关系,颇似于历史之于时间的关系。不论历史往哪个方向延伸,时间总是不慌不忙地按照自身的速度往前走。时间蕴含着历史,而历史时常错误地以为自己操纵着时间的走向。说到底,时间的人化才成了历史,换言之,历史只不过是时间的一种人格化的体现。宇宙中,真正的、合理的生命其不可逆的惟一形式只有一个:时间。时间,作为空间的互逆表现,是一种绝对的存在与绝对的真———而历史,只不过是时间的一节大便,历史所提供的空间,则被时间逻辑界定为这种大便的厕所”(《孤岛》);“知音相遇作为一种尴尬成了历史的必然结局。卖琴人站在这个历史垛口,看见了风起云涌。历史全是石头,历史最常见的表情是石头与石头之间的互补性裂痕。它们被胡琴的声音弄得彼此支离,又彼此绵延,以顽固的冰凉与沉默对待每一位来访者。许多后来者习惯于在废墟中找到两块断石,耐心地接好,手一松石头又被那条缝隙推开了。历史可不在乎后人遗憾什么,它要断就断”(《卖胡琴的乡下人》);“历史的叙述方法一直是这样,先提供一种方向,而后补充。矛盾百出造就了历史的瑰丽,更给定了补充的无限可能。最直接的现象就是风景这边独好。从这个意义上说,补叙历史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特别馈赠”(《充满瓷器的时代》);“信仰沦丧者一旦找不到堕落的最后条件与借口,命运会安排他成为信仰的最后卫士”(《因与果在风中》);“‘厌倦’在初始的时候只是一种心情,时间久了,‘厌倦’就会变成一种生理状态,一种疾病,整个人体就成了一块发酵后的面团,每时每刻都有一种向下的趋势,软绵绵地坍塌下来”,“游戏实在就是现世人生,它设置了那么多的‘偶然’,游戏的最迷人之处就在于它更像生活,永远没有什么必然”(《那个夏天那个秋季》)。我们当然承认这些具有“思想火花”性质的叙述文字对于深化作品思想意蕴和精神主旨的特殊价值,但同时这种“哲学语态”实际上也为毕飞宇的小说在艺术上设置了两个难题:一是观念化问题;一是感性与理性、经验与哲学的游离问题。应该说,在毕飞宇一部分小说中这两个问题是明显存在的,叙述者抒情、议论的冲动多少影响了小说的整体美感。但对这个问题又不能一概而论,同样是在小说中直接阐述形而上思想,他的“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小说的效果就不一样。“第一人称”小说由于有着自我体验性的成分,主人公和叙述者基本上是重合的,其所抒发的哲学就有了感性特征,虽然仍然难免观念化,但这种观念化由于与人物的性格、身份、经历等结合在一起就具有了可信性。而“第三人称”小说当作家完全从寓言化的视角来表达形而上思索时,其观念化局限也许会得到有效的克服,但当作家直接如“第一人称”小说那样倾诉“思想”时,经验与哲学、故事与哲学游离的矛盾就会被彰显出来。《卖胡琴的乡下人》等“第三人称”小说的不足大概就源于此。《孤岛》在整体寓言效果的营构上相当成功,具有客观性的第三人称叙事语态的贯彻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尽管如此,仍有一些主观性的叙事成分破坏了小说的艺术谐和,比如,对于小河豚的叙述:“她不懂做作也不会做作。在她身上,一切都是自然的懵懂的,道德、规矩、社会、伦理……这些与她无关,从生下来那一天就与她无关。她不需要明白这些,她只是一个女孩,完全的、彻底的、同时也是完整的女孩。”我能理解作家对于女主人公的喜爱,但是这种迫不及待的“定性化”的叙述实在是与整部小说寓言氛围不谐和的败笔。相反,上面我们分析过的《是谁在深夜说话》以及长篇新作《那个夏天那个秋季》则是毕飞宇以“第一人称”进行“形而上”叙述最成功的小说。在《那个夏天那个秋季》中,作家叙述主人公耿东亮在现代社会的自我迷失和人性异化,第一人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