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方伪科学种种-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以前就记录下来的。这就把我们引到了哈伯德的最革命的观念——胎儿期的“印象”。


  我们从《意念说》中得知,刚刚怀孕以后,胎儿就有记录“印象”的能力。由于胎儿的感觉器官是在胎儿期的后期才发育起来的,这些记录是怎样作出的,始终是一个深奥的谜。这些记录在细胞状态时就产生了,包含原生质内部某种未知的变化。按照哈伯德的说法,子宫内的生活远远不是天堂。“妈妈打个喷嚏,婴儿就给震得‘失去知觉’。妈妈轻快跑步不小心碰在桌子上,婴儿的头就会撞破。妈妈便秘使劲,婴儿就被挤扁。爸爸激动,婴儿就有一种被放进开动着的洗衣机里的感觉。妈妈大怒,婴儿获得‘印象’。爸爸打妈妈,婴儿获得‘印象’,如此等等”。


  于宫里面还十分嘈杂。“肠内阵阵响声、水流动、打嗝、胃肠胀气,母体的其他活动也产生种种的响声,……妈妈服奎宁时,在妈妈和胎儿耳朵里都会出现鸣声,这种鸣声会贯穿一个人的一生。”此外,在胎儿后期的生活中,子宫经得很紧。要是妈妈患有高血压,“于宫里就更加可怕”。


  除了因打击、”咳嗽、打喷嚏、呕吐等弄昏以外,可怜的胎儿还会被性交时的猛烈压力弄得失去知觉,也会被未遂的流产弄得失去知觉,这就更不待言了。哈伯德在书中流露出对妇女怀有根深蒂固的憎恨,但是把这种憎恨表现得最露骨的是意念学者所说的“AA”——坠胎。当哈伯德所说的妈妈们没有被丈夫踢中腹部,或者没有和情人私通时,她们就一心想着坠胎,通常是用织毛衣的针来作。哈伯德写道,“对于心理失常的人说来,20或30次坠胎尝试是常事。在每次尝试时,婴儿的身体或脑子都可能被刺穿。”这些经历当然会产生最坏的印象,因为通常还伴随着感情激动时的责骂。由于所有这些话都被胎儿逐字逐句记了下来,当这些印象作为数据输送给有意识的头脑时,这些印象就可能在日后的生活中造成严重的损害。


  这里不妨引用哈伯德书中的一个例子。爸爸打妈妈的腹部,把婴儿打得失去了知觉。同时爸爸还叫喊:“拿那个!我告诉你,你必须拿那个!”后来在生活中,这些话被逐字逐句地照字面解释了,于是这个人成了一个有盗窃癖的人,或者成了小偷。哈伯德伤心地叹道,“唉,我们的这种话,并不全是本来的意思!一旦落入鲁钝的反应头脑中,竟会造成怎样的祸害呀!一切都照字面解释!”


  但是,胎儿期的印象在能造成损害之前,先要“记下来”。这是在一个人感受痛苦时才发生的。这种情况在某些方面与休眠状态中的印象极其相似。哈伯德提到另一个母亲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丈夫打在她的腹部上,喊道,“你这个该死的淫妇,你这个没用的东西!”这个印象包括头痛、身体倒下去、咬牙切齿和母亲肠子里的响声。几年以后,这个孩子被父亲打耳光,父亲说,“你这个该死的,你这个没用的东西。”孩子哭了,当天晚上就头疼。这个印象已经“记下来”了。“现在身体倒下去的声音,或咬牙的声音,“或父亲声音中任何一种愤怒的痕迹,都会使孩子神经不安。他的身体健康会受到影响。他开始患头疼病。”


  哈伯德的一位病人是个愁眉不展的年轻人,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可以用哈姆莱特的名句“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来概括。哈伯德诊出这个人的母亲在怀孕时曾受到当演员的丈夫殴打,他打完老婆就开始背诵《哈姆莱特》剧中的台词。哈伯德写道,因此,这个年轻人“就会一连几个钟头愁眉不展地坐着,对干人生冷漠,犹豫不决”。


  意念治疗常常称为验察,意在“抹掉”病人的各种“印象”。治疗过程开始是让病人在一间黑屋子里身心放松地坐在一把舒适的椅子上,或是躺在长沙发上。闭上双眼,而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始终闭着双限。验察师坐在他旁边,和他谈话,使他处于一种“意念沉思”之中。眼睑颤动表示进入了这种状态。这和催眠状态的初期阶段十分相似。但是病人神志仍然十分清楚,经过治疗过程(通常是两小时)就会把一切事情回忆起来。


  病人在验察师的怂恿下,沿着他的“时间轨迹”“向回走”,回到早期形成印象的那些经历。随着他一一叙述这些经历,原来的印象便渐渐失去它有害作用,最后终于被完全“抹掉”。这就是说,它们已从“反应库”里被提取出来,重新放进了“标准记忆库”,可以由有意识的头脑回忆起来。


  验察师设法把病人送回到他最早的印象中去,即所谓“始原”的印象中去。这样做的理由是,一旦把BB(始原)抹掉了,后来的印象就更容易抹掉。BB通常是在胚胎的几个星期以后形成的,不过,可能一直要追溯到受精卵的时候。最后,几乎每一个病人都经历了一个“精子的梦”,在梦中他想象自己正顺着一条管道往上游,或者(如卵子)等待着与精子相遇。开始,哈伯德认为就印象来说,这个梦没有什么意思,但是不久前他发现一些病例的印象是在精子和卵子受精以前形成的。


  当一个印象由于叙述而“减弱”时。病人就会打呵欠和伸懒腰。打呵欠被认为是治疗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决不可误解为病人厌烦或瞌睡。身体各个部分会出现奇怪的疼痛和难受,但随即又神秘地消失。这些疼痛都是心身病症的幻影,从此就再也不会出现了。当这个印象最终被抹掉时,病人会感受一种突然解除痛苦的轻松和愉快,通常会发出狂笑。哈伯德报道说,有一位病人当一个印象抹掉时是那么宽慰,以致不停地大笑了两天。对这种狂笑决不可误解为病人在笑这整个做法的荒谬愚蠢。


  要使一个心理失常的病人进入“解脱”的状态,大约需要20小时的验察。解脱,就是摆脱掉一切严重的神经机能病和各种疾病。按照哈伯德的说法,“这种状态比几年的精神分析所产生的效果更胜一等,因为这种解脱是不会旧病复发的。”继续验察下去,这种解脱会变成一种“预清醒”状态,最后便会达到“清醒”状态。照字面讲,清醒,就是一个超人,是朝着新的物种进化的步骤。他就是一个完全摆脱了印象的人。一切印象都已抹掉并注入了新的内容。他已经不是神经机能病或心身疾病的病人了。哈伯德告诉我们,“清醒的人不会感冒,受了伤伤口也愈合得快。他的视力也更好了。他的智力商数显著提高。”正如哈伯德所说,“意念清醒的人之于现代正常人,犹如现代的正常人之于严重精神错乱者”。


  哈伯德指出,“治愈”一个清醒人所需时间的多寡,要视病人的状况而定,虽然他宣布有些人已经清醒。但准确地说,他们过并未达到清醒的程度。1950年,哈伯德在洛杉矾的圣殿讲堂对6000名听众介绍一个名叫索妮亚·比安卡的女学生,说她是一个清醒的人,她能记忆过去每一时刻的“知觉”。但在接着进行的表演中,她却连物理学(她正在主修的课程)中的一个公式也想不起来,而当哈伯德转过身去时,她连他的领带的颜色也记不得了。到此,大部分听众都离席散去。哈伯德后来对这次惨败作了一个巧妙的意念说的解释。因为他从讲台的两侧喊她时说:“索妮亚,请你现在到这儿来好吗?”“现在”两个字使得她停滞在现在这个时间了。至于哈伯德本人,他坦率承认,他不是:一个清醒的人。他说,他决心把全副精力用于将意念说贡献给世人,而不愿花费更多的时间把自己处置成一个抹掉印象的清醒人。


  意念说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支是哈伯德所说的“预防意念法”。这就是在一个人失去知觉,或一个胎儿有可能失去知觉时,极其小心地防止产生印象。比如在看护严重受伤或生病的人时,要保持绝对安静。哈伯德写道,“在一个‘失去知觉’或受伤的人周围,什么也不要说,不要作声,一说话就会威胁他的神志正常。在一个人动手术时,也不能讲话。街上发生车祸时,也不能讲话。绝不要讲话!””


  还有,“在妇女生育时,为了保全母亲和孩子的神志正常,保护他们的家庭,必须保持安静。安静得连一点“嘘”声也不能发,因为那会造成幼儿口吃。”


  当然,做母亲的在怀孕期间必须极其当心。她在大便、咳嗽、打喷嚏、性交、挨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