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禅宗祖师外传-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阳出来了,树林里小鸟在欢快地歌唱,一只老鹰在山谷里飞翔。陈惠明想:人如果能像老鹰一样该有多好啊!能够自由自在地飞翔,就不会受这高挂树杈之苦。这时,突然从山下传来脚步声,这声音由远而近,慢慢地传到了涧边。陈惠明往下面仔细一瞧,原来是一个樵夫上山砍柴来了。陈惠明心中大喜——我可有救了。他向崖下大喊一声:“救——命——呀!”走路的樵夫听到有人高喊“救命!”急忙抬头向崖上一望,只见这人挂在松树上面,便问:“你是怎么挂在树杈上呢?”陈惠明答道:“昨天夜里行路,不小心掉下来了,幸好这悬崖峭壁上长了这棵大松树将我挂住,否则早已上西天去了!”樵夫听说后,来到跟前,他从扁担上取下绳索,栓上一块小石头,用力向松树上抛去,一边抛一边喊:“喂!请将石头捉住,我用绳子救你下来。”陈惠明张开双手,准备捉住石头,只见樵夫稳准地将石头抛了上来。陈惠明用手一抓,将石头抓住,扯上绳索,拴在树杈上,另将一端捆在自己的腰间,然后,双手握着绳子,顺着绳索脚蹬崖壁溜了下来。
  陈惠明得救了,他落地后,迅速跑了过来,跪在地上向樵夫连连磕头,口里不断地说:“多谢大哥救命之恩,我陈惠明永世不忘!”他拜罢站起来一看,啊呀!这樵夫不是别人,正是东禅寺舂米的行者惠能!他一眼认出来了便说:“你不是砍柴的,你是得五祖衣钵的惠能!你可把我找得好苦啊!”惠能见是东禅寺前来追杀他的和尚陈惠明,大吃一惊,撒腿就跑。陈惠明在后紧追不放,大声说:“行者不要跑,我不会伤害你的,因为你救了我的性命,只要你留下衣钵就可以了!”惠能知道他是要夺衣钵的,这个衣钵又有何用呢?五祖传法与我时,叮嘱得非常清楚:今后只传法不传衣,只得衣钵而未有得法又有何用呢?如果不把衣钵交给他,他必定会伤我性命,岂不辜负五祖师父对我的希望吗?惠能主意已定,他一边跑,一边把包袱解下来扔在石头上说:“这衣钵只是表明法信标志,难道可以用暴力来争夺的么?”他扔下衣钵后,就迅速钻进树林,在草莽中隐蔽起来。
  陈惠明赶到大石旁,见行者将包袱扔在大石上,遂弯下腰来用手提起包袱,谁知提不动它,好像是生长在石头上一般。陈惠明觉得十分奇怪,便大声呼唤着:“卢行者!卢行者!请您不要误会了!我是为求法而来,不是为夺衣钵而来。”惠能在草莽中听他说是为求法而来,不是为夺衣钵而来,便站起身走了出来。他走到包袱跟前,趺坐在石头上。陈惠明见卢行者坐在那里,便重新作礼说:“行者不要误会,您救了我的性命,杀身也是难以报答您的大恩大德,我是为求法而来找您的,请行者为我说法。”惠能说:“你既然是为求法而来,先要屏除心识中的一切缘影,不要使有一念的生起。善恶都莫思量,我才为你说法。”陈惠明听了后,默息了很久,没有作声。惠能见他没有吭声便又说:“不思量善,不思量恶,正在这么样的时候,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呢?”陈惠明在惠能此言下忽然契悟!便问:“从上代祖师以来,所传的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其他的密意么?”惠能回答说:“我和你讲的就不是秘密了,你若由此无住著智返照观察,而穷明自性的本源,秘密就在你那边。”陈惠明说:“我惠明虽然在五祖会中,多次听经学法,实在还没有省悟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今蒙您指示,如人饮水自己知道冷暖。现在您就是我的师父了。”惠能回答道:“你若是这样,我和你同师五祖,好好地自行护念吧!”经过惠能的一番开导,陈惠明省悟了,便问:“我今后要向什么地方去自行护念呢?”惠能笑着说:“逢袁则止,遇蒙则居。”其意思是说,你的行化范围只宜在江西省内,走到江西袁州府就可以停止下来;遇到蒙山的地方就可以安居了。陈惠明听了后,倒身下拜,辞别惠能向袁州去了。后来袁州蒙山的道明禅师,就是这位鲁莽的陈惠明。
  惠能送走陈惠明后,又背起衣钵往南方而行。他越过了大庾岭,到达了广东南雄县界,几经周折来到了韶州曲江曹溪。惠能来到曹侯村时,没有人知道他是受得五祖衣钵的继承人。曹侯村有一位儒学士名叫刘志略,他见惠能来到曹侯村,便热情地接待,并用极为优厚的盛礼款待惠能。惠能见刘志略为人忠厚,谦虚待人,在他的帮助下,于是便在曹侯村隐居下来。
  刘志略有位姑母已经削发为尼,法号无尽藏,她经常诵念大般涅盘经。有一天,无尽藏在诵经时,却被惠能听见,惠能听后,知道经文中的妙义,于是就来到那里替她讲解说明经文。无尽藏便拿着经书,请惠能教她经卷中的文字,惠能说:“字,我是不认识的,但意义可以问来。”这位尼姑听说他不识字,便笑着说:“字尚且不认得,怎么能够理会其中的意义呢?真是荒唐!”惠能说:“三世诸佛的微妙道理,并不就在文字上。”无尽藏听了惠能的话,非常惊讶!觉得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于是就到处转告传扬。里中有位德高望重的耆德说:“我看这是一位有道之人,应当把他请来供养。”大家一致同意老者的建议,特别是曹操的后裔孙曹叔良更是带头拥护,曹侯村的居民,也都争先恐后地来礼拜惠能。惠能在曹侯村也就成了既重要又不可思议的神密人物了。
  惠能在刘志略的帮助下,在无尽藏的宣扬下,哄动了曹侯村,以曹叔良为首的曹氏族人来供养惠能。那时候,曹溪有座宝林寺,自从经过隋末战火兵燹后,已经成为废墟,于是,他们就在古寺的原址上重新修建寺庙。经过大家的资助,很快就造成了一座宝坊,惠能被请进寺中居住。
  惠能在宝林寺中住了九个多月,谁知这一消息已被争夺衣钵的恶党所得知,他们悄悄地来到宝林寺中进行偷袭。
  一天夜里,惠能正在寺里念经,突然听到有人翻墙而入,他机警地吹灭了油灯,顺手提取包袱,侧着身子出了房门,他仔细地观察,只见一群蒙面人手执刀棍冲进寺中,知道恶党是前来夺取衣钵的,便从后门溜出寺外。他沿着丛林小道,一溜烟地就跑到宝林寺前的山林里隐蔽起来。
  这群恶僧来到宝林寺中,首先将前后大门一起堵住,派得力的打手持刀守住寺门,点起火把逐个房间搜查。他们将庙內每个角落都搜查多遍,可就是没有发现惠能的踪迹。他们不甘心就这样空着手离开宝林寺,便举起火把来到前山,将山林团团围住,放火烧山。山上的野草树木被点燃了,霎时,火焰吞没了山林,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映红了夜空。恶魔们哈哈大笑,离开了宝林寺。
  宝林寺前成了一片火海,火借风力,风乘火势,由四周向中间席卷而来,只烧得鸟飞兔叫,蛇兽无处藏身。惠能见火焚山林,四周无有逃生之路,便快步来到大石旁边。他见大石中间有一裂缝,便缩着身体,侧身挤进石缝之中。火苗喷射到大石上,由于石上无有引火之物,火熄石存,惠能才幸免于难。后人称此石为“避难石”。
  惠能趁着山火未尽之际,跑出了前山。他知道不可再回宝林寺,只好连夜向西转移。他突然想起了师父送他过江时的两句话:“逢怀则止,遇会则藏”于是经过曲江向四会县境而去。
  惠能到了四会县,见有一群猎人在山上以打猎为生,他想:如今我逃难护法,如果不混在猎人队伍中怎么能隐藏得下去呢?他见猎人在捡柴做饭,便上前说:“这位大哥,请你行行好吧!我是一个砍柴为生的樵夫,因随家母外出逃荒,途中失去母亲,只好独自一人流落在荒郊,请大哥将我收留下来,我可以为你们上山砍柴,还能为你们做饭哩!”这位猎人见惠能是个忠诚老实的善良之辈,自己队伍中正缺做饭砍柴之人,便答应把他收留下来。从此,惠能就在猎人队伍中隐匿居住,再也没有人前来追杀于他。这就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保住了衣钵,同时也保住了佛法。
  光阴似箭,惠能在猎人队伍中一晃就是十五年了。他在这段时间里,时常给猎人们随机说法,开导这些猎人不要残酷地杀害生灵。有时,猎人令他看守罗取禽兽的丝网,他不忍心看着活活的禽兽落在网中变成桌上的珍肴,每当看见禽兽落网时,便网开一面统统将它们放生。吃饭的时候,他总是把蔬菜寄煮在猎人的肉锅之中。有时猎人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