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拿破仑的东方元帅-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破仑忽然发现自己的语调过于激动,连忙稳了稳自己:“对不起,我有点…………”

“没什么…………没什么…………”我摆了摆手,再次打量着拿破仑,说起来历史中的拿破仑应该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才真正体会人民力量的,可刚才他那段发言已经体现出不少他对于人民力量的了解,难道最近他又看到了什么,“奥地利不敢真正解放他们,而他们也得不到真正的解放。然而相对于穆斯林宗教,保加利亚人,匈牙利人,希腊人还是比较倾向于基督教,所以奥里发不敢随便放开这个闸门吧?”

“嗯…………确实…………”

1787年,6月22日,我来到了巴尔干战场,这里即将展开一场会战,在这时候无论是奥里发还是我都在疑惑冯霍恩会不会把自己的主力普鲁士人在这样的战场展开。

6月22日,天空泛起红霞,山谷之间传来行军的鼓声,这是普鲁士人?冯霍恩居然选择这样的开场白?

我走出军帐抬起望远镜,向那还没有散尽的薄雾望去…………

第七卷 260 伟大的统帅 (二)

巴尔干是用兵之地,虽然巴尔干山地不适合二战以后的大规模机械化展开作战,但在依然依靠马匹和步行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起来说,巴尔干的确是一块地形多样化,完全考验指挥者水平的战场。

6月22日,奥里发将战场矛头重新指向黑山,他的战略目标很明确:就是在俄罗斯人正式加入战场之前,在老对头查理大公完全整合联军战斗力之前,给于在黑山这一带的普鲁士军队以致命一击。

根据土耳其人的情报与我这里初步建立起来的情报网络得知,冯霍恩在黑山一带的3万普鲁士军队获得了普鲁士国内800部队增援外,还将有一万余威尼斯人与两万奥地利人的策应。历史中意大利人不是出优秀战士的国家,对于万余威尼斯正规军我们基本可以忽略他们的战斗力,他们充其量也就只能充当守备部队,另外两万奥地利人战斗力虽然弱于普鲁士人,不过查理大公给这只部队派来了一个不错的指挥官奥劳伯格,这就使冯霍恩北部摩拉瓦河一线获得了比较可靠的掩护。

面对大概如上的敌人奥里发集中了自己最精锐的5万土耳其部队与3万策应部队沿着摩拉瓦河到斯科普列展开,同时这个土耳其王储让爱将穆罕扎带领5千精锐尼扎米塞迪步兵加强2万机动部队从南面威胁科利察与埃尔巴桑一线。

整体上来看奥里发期望正面攻击奥地利2万援军吸引冯霍恩在斯科普列附近决战,同时从希腊方向牵制冯霍恩的战术有很大的可行性,而且奥里发正面战场上准备集中的4个托帕克里龙骑兵师都是会那种王八气的超级精锐主力,但这位王储似乎至今也没有搞清楚让装备着庞大无线电通讯资源的冯霍恩占据内线会意味着什么。

“将军,您看那是普鲁士人!”

6月22清晨地曙光刺破了山谷中的晨雾,在对面山包上出现的灰色军服伴着战鼓声出现在我们面前。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冯霍恩会在奥里发攻击奥地利人之前出现在战场侧翼,面对这样的状况我微微皱眉,难道冯霍恩就准备在这一片丘陵地带展开会战。

斯科普列近郊的丘陵地带不太适合步兵大正面展开,奥里发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战场是考虑到自己有2万余绝对有优势的龙骑兵,丘陵地带虽然不太利于步兵方阵攻击展开,但是作为战场高机动存在地龙骑兵就方便于在步兵方阵发现骑兵袭击转换队列方向之前对步兵发起冲击。根据情报与上次意大利演习经验尽管冯霍恩的骑兵一样彪悍。但无论在数量上还有质量上依然弱于土耳其人,掌握大约万余普鲁士骑兵的冯霍恩选择这时展开决战?

对于眼前的态势我有些困惑了,尽管我考虑过冯霍恩种种可能的部署,但他就在此时加入会战显然有些出乎我地预料。

“贝尔格莱德方向的奥地利人有什么新动向?”对于三百公里外查理大公本队地动向表示关注显然让在场这些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土耳其人包括不少我地部下都感到有些惊异,然而在面对我的询问时。克劳塞维茨却表现得十分从容,“查理大公摩拉瓦河河口布置的两个奥地利骑兵师现在很可能已经向我们这里移动。他们到达战场地时间最快需要3小时。关于贝尔格莱德,查理大公的支援部队最快也要在明早才能到达。”

“明早?”奥里发显然对于克劳塞维茨完全忽视传令时间的调兵速度还有些不适应。他颇感意外地重新展开地图,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装备无线电可以远距离通讯。

“亲爱的杨,您对于对面这个冯霍恩接下来会采取……”奥里发压低嗓音用法语小心地询问着。这位王储显然没有那种贵族的自负,当然也大概因为他十分清楚这场战斗的胜败对他至关重要,“您看大概该会怎样行动?”

我抬起望远镜观察在山顶停住的普鲁士人,在没有高空侦察的十八世纪末期,我无法断定在山包上冯霍恩究竟放了多少人。面对山包上地步兵队列该怎样进攻呢?

记得我曾经阅读过滑铁卢战役,威灵顿在山包上放了5千英格兰火枪手,但他只将其中一千余人布置在山头可见地地方,导致拿破仑指挥近卫军冲上山头猛然遭到潜伏的英格兰火枪手奇袭。导致一向不退缩地拿破仑近卫军也在瞬间崩溃了。

根据这个战例是否认为对面山头潜伏了更多的普鲁士人?这个也不好断定。根据欧洲战史,在山坡布置少量的步兵故意拉开队列虚张声势的军事行动也很多。针对奥里发的询问我略微思考了一下。

“既然普鲁士人在奥地利人左侧山包上展开,那么我们利用步兵优势,将步兵方阵在奥地利人面前斜向展开,将2万奥地利人向摩拉瓦河挤压,反过来利用奥地利人试图借助河床作依托变成奥地利人作茧自缚,背靠河床无法凝聚士兵坚守的士气率先对奥地利人发起打击,然后我们在正对普鲁士可能的进军救援线2号山包地带埋伏一万步枪手,将普鲁士留给我们的难题反过来扔给冯霍恩自己…………您看怎样?王储殿下?”

奥里发在听到我的建议之后并没有马上答复,他仔细盯着地图,“利用斜式队列压垮奥地利人这是原本的作战计划,问题不大,只不过我这里似乎不能按原计划投入在适时骑兵,杨,你对于冯霍恩可能到来的骑兵怎么看?”

“巴尔干是轻骑兵的天下,尽管冯霍恩与殿下的骑兵并不是最适合这片战场作战的骑兵,但显然骑兵是决定这场战斗的关键,我们甚至可以说谁先动用骑兵就可能造成这场战斗的失利,所以殿下考虑不轻易动用骑兵这一点我深表赞同。”当我发表完这些看法之后我决定暂时不再发言了,因为这场战斗的总指挥是奥里发,一只能获得胜利的军队是不需要两个指挥官的。

“谢谢您给我的建议!”奥里发长长吐了一口气,随后脸上浮现了自信般的微笑,“有时候有点担心和您交手又会怎样?幸好今天不用同时面对两个使者!”

我微微倾身回应着:“期望我们永远是朋友,殿下!”

“不要那么客气!亲爱的杨!我们兄弟相称吧!传令!步兵准备出击!”

9:26分斯科普列近郊战斗正式开始…………

第七卷 261 伟大的统帅 (三)

十八世纪末期还没有装备机关枪,甚至到十九世纪中期机关枪依然不能作为主要的进攻武器,所以在那个时期在相对平坦的地势上,排开整齐的步兵队列,依靠步枪齐射打击对方士气成为了战术主流。在七年战争时期,普鲁士人首先使用了斜式队列,普皇依靠这种新战术一次次击溃蜂拥而上的联军,成就了普鲁士欧洲陆军霸主地位。

所谓斜式队列,也就是双方部队作战不再是两个排列整齐的队伍正对发起攻击,普鲁士人提出重点突破,也就是将战斗力的重心向一侧偏移,另一侧战斗力相对较弱的后置,这样便造成对敌人在一侧的受到了相对很重的打击,另一侧因为受到的打击相对较弱,同时又相对突出于另一侧,这样就很有可能被对方包围侧翼,使全线战斗士气都受到很大打击。

1787年,6月22日,当我抛下那些正在尼罗河探宝的女士们来到巴尔干前线的时候,我再次经历了一场大会战。奥里发以一万精锐尼扎米塞迪步兵师强化2万土耳其标准师左翼向在摩拉瓦河驻防的2万奥地利步兵压去,双方步枪射程与威力相当,奥地利、土耳其双方都没有装备我生产的新式步枪,于是6月22日10时20分,斯科普列近郊的战斗在一歌名叫瓦纳列而村的小地方以十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