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常赚钱小窍门-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节:〃拥挤〃的位置……归聚效应(2)

在这种均匀散布的情况下,每家快餐店都拥有1/2的顾客量,同时对于开车的人们总体来说,这种策略的选择,使得车辆到快餐店的总距离最短。

但是,肯德基与麦当劳都是百年老店,自然是精明之至,他们只要手段合法,总是希望自己的生意尽可能地红火,至于其他人的生意的好坏则与己无关。出于这种理性,肯德基的分店经理在选址时肯定会想到:如果我将店铺从3/4点处向左移一点,那么1/4点之间的中点不再是1/2点处,而是位于1/2点的靠左边一点。这等于说,这一移位,肯德基将从麦当劳夺取部分顾客,这对于肯德基单方面来说一定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当然麦当劳也不甘示弱,自然也应该想到将自己的店铺从1/4点处向右移动以争取更多的顾客。

不难想象,双方博弈的结果将使他们的店铺设置在l/2中点附近达到〃纳什均衡〃状态,肯德基与麦当劳相依为邻且相安无事地做起快餐生意。如果我们放宽条件,不是两家快餐店,而是很多家快餐店,很容易分析得到结果:这些快餐店仍然会在1/2处设店达到〃纳什均衡〃。

同样的道理,如果地段的繁华等其他原因在一条路上都可以认为到处相同的话,没有一个商家会将自己安置于某条路的一头,只要条件许可,超市将几乎趋向于相依为邻,这种现象完全是公正的市场竞争所形成的合理结果。这就是很多城市商业中心形成的原理,在博弈论中称为位置博弈。

电视台之间在时间段上的重叠问题在本质上就是位置博弈。事实上,我们只要将时间设想为上述案例中的公路,就不难分析出:市场竞争的结果就是,观众青睐的精彩节目将集中在同一黄金时段。在这种情况下,电视台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为了获得收视率,电视台只能在制作质量上下工夫,最终获得实惠的仍然是广大观众。

专家指点:位置博弈的最终结果,受惠的是商家和顾客两个方面,实现了一种双赢的局面。市场经济不但是竞争经济,它还是合作经济。现代市场经济不意味着大家在竞争中都拼个鱼死网破,而是可以互赢。

第8节:骑虎难下……斗鸡博弈

4.骑虎难下……斗鸡博弈

某一天,在斗鸡场上有两只好战的公鸡发生遭遇战。这时,公鸡有两个行动选择:一是退下来;一是进攻。

如果一方退下来,而对方没有退下来,对方获得胜利,这只公鸡则很丢面子;如果对方也退下来,双方则打个平手;如果自己没退下来,而对方退下来,自己则胜利,对方失败;如果两只公鸡都前进,那么则两败俱伤。

因此,对每只公鸡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对方退下来,而自己不退,但是此时面临着两败俱伤的结果。

不妨假设两只公鸡均选择〃前进〃,结果是两败俱伤,两者的收益是…2个单位,也就是损失为2个单位;如果一方〃前进〃,另外一方〃后退〃,前进的公鸡获得1个单位的收益,赢得了面子,而后退的公鸡获得…l的收益或损失1个单位,输掉了面子,但没有两者均〃前进〃受到的损失大;两者均〃后退〃,则均输掉了面子获得…1的收益或1个单位的损失。当然这些数字只是相对的值。

如果博弈有唯一的〃纳什均衡〃点,那么这个博弈是可预测的,即这个〃纳什均衡〃点就是事先知道的唯一的博弈结果。但是如果博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纳什均衡〃点,则无法预测出一个结果来。斗鸡博弈则有两个〃纳什均衡〃:一方进另一方退。因此,我们无法预测斗鸡博弈的结果,即不能知道谁进谁退,谁输谁赢。

由此看来,斗鸡博弈描述的是两个强者在对抗冲突的时候,如何能让自己占据优势,力争得到最大收益,确保损失最小。斗鸡博弈中的参与者都是处于势均力敌、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这就像武侠小说中描写的一样,两个武林顶尖高手在华山之上比拼内力,斗得难解难分,一旦一方稍有分心,内力衰竭,就要被对方一举击溃。

庄子讲过一个故事,说斗鸡的最高状态就像木鸡一样,面对对手毫无反应,可以吓退对手,也可以麻痹对手。这个故事里面就包含着斗鸡博弈的基本原则,就是让对手错误估计双方的力量对比,从而产生错误的期望,再以自己的实力战胜对手。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两只斗鸡在斗鸡场上要作出严格优势策略的选择,往往要通过反复的试探,因为哪一方前进,不是由两只斗鸡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双方的实力预测所决定的。当两方都无法完全预测双方实力的强弱时,那就只能通过试探才能知道了,当然有时这种试探是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的。

在现实社会中,以这种形式运用斗鸡定律,却比直接选用严格优势策略的形式要常见的多。这也许是因为人有复杂的思维、更多的欲望。

斗鸡博弈进一步衍生为动态博弈,会形成这样一个拍卖模型;卖规则是轮流出价,谁出的最高,谁就将得到该物品,但是出价少的人不仅得不到该物品,并且要按他所叫的价付给拍卖方。

假定有两人竞价争夺价值100元的物品,只要双方开始叫价,在这个博弈中双方就进入了骑虎难下的状态。因为,每个人都这样想:如果我退出,我将失去我出的钱;若不退出,我将有可能得到这价值100元的物品。但是,随着出价的增加,他的损失也可能越大。每个人面临着是继续叫价还是退出的两难困境。

这个博弈实际上有一个〃纳什均衡〃:第一个出价人叫出100元的竞标价,另外一个人不出价(因为在对方叫出100元的价格后,他继续叫价将是不理性的),出价100元的参与人得到该物品。

专家指点:一旦进入骑虎难下的博弈,尽早退出是明智之举。然而当局者往往是做不到的,这就是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第9节:猴子和帽子……信息不对称(1)

5.猴子和帽子……信息不对称

有一个卖草帽的人,一天,他叫卖归来,到路边的一棵大树旁打起瞌睡。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身边的帽子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有很多猴子,而且每一只猴子的头上都有顶草帽。他想到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于是就把自己头上的帽子拿下来,扔到地上;猴子也学着他,将帽子纷纷扔到地上。于是卖帽子的人捡起地上的帽子,回家去了。

后来,他将此事告诉了他的儿子和孙子。很多年之后,他的孙子继承了卖帽子的家业。有一天,他也在大树旁睡着了,而帽子也同样被猴子拿走了。孙子想到爷爷告诉自己的办法,他拿下帽子扔到地上。可是猴子非但没照着做,还把他扔下的帽子也捡走了,临走时还说:〃我爷爷早告诉我了,你这个老骗子会玩什么把戏。〃

再来看一个故事:有一个古董商,他发现一个人用珍贵的茶碟作猫食碗,于是假装很喜爱这只猫,要从主人手里买下。猫主人不卖,为此古董商出了大价钱。成交之后,古董商装作不在意地说:〃这个碟子它已经用惯了,就一块送给我吧。〃猫主人不干了:〃你知道用这个碟子,我已经卖出多少只猫了?〃

古董商万万没有想到:猫主人不但知道,而且利用了他〃认为对方不知道〃的错误大赚了一笔。这才是真正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劣势,几乎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困境。谁都不是全知全觉,那么怎么办?首先,为了避免这样的困境,我们应该在行动之前尽可能掌握有关信息。

这和我们前面所说的那些博弈是不同的,所谓〃智者博弈〃、〃斗鸡博弈〃、〃囚徒困境〃等各种模型都有一个前提条件……这些博弈都没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情况下并不都是这么理想化的。人寿保险公司并不知道投保人真实的身体状况如何,只有投保人自己对自身健康状况才有最确切的了解;求职者向公司投递简历,求职者的能力相对而言只有自己最清楚,公司并不完全了解。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时,对交易商品的质量高低,自然是卖方比买方更加了解。

之所以有这些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是因为存在〃私有信息〃。如果某一方知道信息而对方并不知道,这种信息就是拥有信息一方的私有信息。相反,如果一则信息是大家都知道的,或者是所有有关的人都知道的,它就叫做〃公共信息〃或者〃公共知识〃。〃私有信息〃的存在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也就是某些人掌握的信息要多于其他的人。

私有信息的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