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雪心中烦闷,点头恩了一声。

若干天后,裴行俭等西疆各地长史一起行动,给突骑施部、处月部部众们在西疆各地分散挑选了放牧和定居地点,同时按照各部人员名册,开始落实到户。而写凤部那些已经被分派到小草场的,也再次以家庭为单位更细地划分到了各地。

各部落百姓彼此不愿意分离,哭声震天,可是强势之下,岂能由他们?

第五卷 攻无不克
第二十四章 朝堂闲鹤 (一)

处月部、写凤部、突骑施部的年轻人被征召到苍鹰军两万人,马日斑、黄基可利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兽骑营、闪风营统兵将领,所率兵丁全都是老苍鹰军将士,而他们本族新征召的那些新兵,却散分到其他各部苍鹰军中。

经过对部落百姓和军队的打散分解,处月部、写凤部、突骑施部部落整体建制彻底瓦解,三部的名称将随着时间的流动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圣旨到了,对西疆各地文武官员进行了调整,所任命官职基本是按照李林龙上折建议办理的,任雅相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北庭大都护府大都护,王玄策被任命为天竺大都护府大都护,裴行俭被任命为大宛都督府都督,梁烈被任命为碎叶刺史,马日斑、黄基可利、郭待封、曹怀舜被任命为折冲都尉……很多人得到了升迁,但圣旨里对李林龙只字为提,他是聪明人,当然明白朝廷的深意,不过他并不在意,因为他请调回的折子已经快到京师了。

经过大规模调整,对西疆、西域的从政治、经济、军事的变革基本完成。

军事上有15个军团,其中骑兵11个军团,步军四个军团,共划分为四个军区。

第一军区北庭军区为:统兵大将任雅相,下管理西洲、沙洲、伊州、庭州、且末、典合等城。孙子言统率骁骑营,兵力五千骑兵,驻守庭州;瓦布统率锐骑营,兵力五千骑兵,驻守伊州;任雅相统率飞骑营,兵力一万,驻守西州、沙洲;姚邝统率箭风营,兵力五千,驻守且末;潘庆统率矢风营,兵力五千,驻守典合。总兵力三万人。

第二军区安西军区为:统兵大将苏定方,下管理弓月、碎叶、于阗、疏勒、焉耆、龟兹六城。马日斑统帅兽骑营,兵力五千,驻守碎叶;黄基可利统率闪风营,兵力五千,驻守弓月城;蓝超统率武骑营,兵力五千驻守焉耆、龟兹;武易恒统帅胜骑营,兵力一万,驻守于阗、疏勒;苏定方亲从营两千人。总兵力二万七千人。

第三军区西域军区为:统兵大将裴行俭(名义归苏定方管理),下管理大宛(石国)、 循州(后赐名休循州)、康居、姑墨州、依法州、安息州、昆墟州、火寻、写凤、条支。金顺可利统率锦风营,兵力一万,驻守昆墟州、写凤、条支;王孝杰统率游骑营一万,驻守康居、依法州、姑墨州;徐猛统率弩风营,兵力一万,驻守大宛、 循州;阿德旺统率处骑营,兵力五千驻守安息州、火寻;裴行俭率领李林龙的亲从营、密营、斥候营四千人驻防大宛。总兵力三万九千人。

第四军区天竺军区为:统兵大将王玄策,郭待封、曹怀舜统率旋骑营、铁骑营共两万人,王玄策亲从营一千人,总兵力二万一千人(新招雇的三万天竺人未计算)。

四个军区总兵力十一万七千人。

政治上,李林龙将西疆推行的民族政策和官员任免等制度全盘推开,在西域任命了各州府刺史和各级地方官吏,官员构成有昭武九国的贵族、归降的处月部、写凤部、突骑施部等部落贵族、西州各学院、书苑培养的学子和有战功的一些原苍鹰军基层官员,人员构成虽然很复杂,但有共同点,这些人都依靠李林龙起家和继续发展,与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是这些人利益的维护者。经过调整除西疆有个别州府官员是朝廷任命不属于他一系的官员外,整个西疆、西域基本上从军队到地方全成了李系人马。

经济上,他大力推行了在西疆实行的各项发展商贸和农业措施,使各地商贸和农业发展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文化和百姓生活上,以百姓利益为前提,他兴建新八镇,兴修道路,实行义务教育、最低医疗、低价住房、低税赋,使百姓得到了实惠。

民族上,打破了所有游牧部落的建制,实现了各民族混杂居住,又通过联保防范安全、互相监督措施,将以部落为牵头的造反和反叛的隐患基本消除,为实现西疆、西域的民族大融合、大团结奠定了基础。

他的所有举措颁布和实行的时间虽然短,却收拢了民心,为西疆、西域未来大发展奠定了牢固基础。

此时他治下的百姓达到了二百多万人。

一些将领、官员、贵族、百姓根据西疆、西域的整体形势,私下议论,想鼓动李林龙在西疆、西域称王。

呼声逐渐汇到了裴行俭那里,他跑去见李林龙。

听着裴行俭兴奋地汇报,李林龙挥手打断了他的叙述,言道:“我不是圣人,要讲野心,想称王的念头,在脑海里闪现过无数次,但却不敢做主。理由有两点,大的讲,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今天的大唐一统天下,国人一代代不懈努力,就是为了让整个国家民族在统一下安定中发展、繁荣昌盛,如今大唐四海升平,国力一年强似一年,百姓生活日子一年比一年过的更好,而我为一己之思,使国家分裂,百姓陷入战火,与心何忍,我岂不是千古罪人;小的讲,这么多人跟随我,图的就是好日子,我带他们进入动荡没有安全的战火中,未来是否顺畅也断不敢保证,如此怎么敢为?”

裴行俭应道:“咱们军力强盛,大帅的旧部、学生又遍及京师及各军,大帅起兵,他们必然群起响应,天下归心,岂不天下垂手可得!”

李林龙笑着应道:“守约,你想的太简单了!陛下德行为失,所行国策多利民,无民怨,百姓生活顺畅,对他必然多有支持,我在关内无有德望普及百姓,与陛下相比不可比拟。我起事,部旧就算愿意跟随,而其属下将士有多少人愿意跟随?部旧为情义响应我,反而会惹杀身之祸,我如何心安?”

裴行俭应道:“那大帅就甘愿被调回了?”

李林龙笑道:“调回长安,风平浪静,无非我无权而已,有何不可,大丈夫安生立命,权财都过往云烟,为何看的过重?”

裴行俭为之动容,应道:“大帅,不为钱权动容,乃千古第一人,真丈夫,属下受教了!”

……

公元657年,春天姗姗来到了西疆,几度春风后,积雪消融,万木逢春,大自然显出勃勃生机。

李义府听说李林龙回到了西州,从庭州赶回西州见他。

“林龙老弟,数月未见,煞是想念!”李义府眼睛眯成一条缝,脸上堆起层层笑容。

李林龙见他红光满面,心内暗思;这人精神头时足,瞧来身上的暗疾是好了。他说道:“义府兄身体痊愈,可喜可贺。”

李义府连声说道:“全靠义府兄请孙神医治疗,才小病康复,多谢!”

李林龙心内窃笑:还小病呢!再晚点,就得全身溃烂而死。

李义府手伸进怀内,半天掏出一堆纸来,递上说道:“这是本官到西州后,调查的所有关于西疆之问题,本官现在就交到林龙老弟的手上,在西疆之事也算了了!”

李林龙一听,神情一愣,随即心下了然,笑着应道:“义府兄这是何必,你身负陛下的圣命,肩负监察西疆之责,所调查之事,全都交付与我,一则于礼不合,二则义府兄回朝如何向陛下禀报。”

李义府笑道:“这有何难,西疆之治,诸事皆佳,黎民欢愉,利于社稷,本官只要实事相禀就可,何必节外生枝。至于所调查之事都是微末之事,只要林龙老弟改正便可,不必小题大做。”

李林龙心内苦笑,嘴上却说道:“多谢义府兄如此抬爱,以后必然重谢!”

李义府走了,裴行俭走了进来,李林龙把那些纸拿给他看。

裴行俭看完,应道:“不愧是李猫,真是油滑的很,他知道所调查的这些鸡皮小事动不了大帅,放在他那里,大帅还不放心,故拿给大帅卖个人情,至于回朝如何说,那就另当别论了!”

李林龙点头道:“不错,他扳倒我的主要人证没有了,这些微末之证没有用处,给我即卖了人情,他也好由此脱身回朝!”

裴行俭问道:“老狐狸要溜了!”

李林龙嘴角挂上一丝微笑,言道:“随他去吧!”

……

朝廷招李林龙回朝的圣旨终于到了,西疆各地的文武大员集中到西州听旨,大家在李林龙带领下跪地听宣。

中书舍人李昭德是宣旨使,他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