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竹内宽所指挥的第五十五师团下属的步兵第112、第143、第144联队,骑兵第55联队、山炮第55联队、工兵第55联队、辎重第55联队可谓是建制整齐,但是早已不复当年攻略同古是的精悍了,第五十五师团原本就是乙种师团,进攻缅甸才被整补为甲种编制,官佐、兵员依然拿得是乙种师团的薪金,同古大战后,就连师团长都被贬走的第五十五师团的日子当然十分难过,继任者村向正名无意久留,而且身体一直不好。

至竹内宽接手时步兵联队基本都缺员三分之一,为了进攻印度临时增补,缺额全部是由守备队补充进来的,这些所谓的守备队其实大都是日本侨民团、韩国顺民等所组成,在竹内宽眼中不过是临时穿上军装的平民罢了,最大的作用就是凑数。

透过硝烟竹内宽在详细的观察中国守军的防御阵地,竹内宽很快发现了中国守军的防御弱点,虽然地势对中国军队十分有利,可以利用制高点地控南北,但是中国指挥官似乎犯了困守绝地的兵家大忌,光秃秃的山顶在承受炮火打击时将会付出重大代价,而且从地形上看山顶似乎并没有水源,中国守军所需要的一切都要从北坡运输上去,而且周边延伸超过一千五百公尺的周线阵地全部需要兵力固守,从中国守军还在挖掘工事这点看来,似乎中国人的准备也十分的仓促,这个看似易守难攻的制高点实际上并不具备长时间固守的可能,只适合临时阻击只用。

于是,一个详细的作战计划已经在竹内宽的脑海中逐渐的行程与完善!

第二百八十二章 熊本挽歌

田中新一对于竹内宽的计划十分满意,身为临时被赋予指挥权力的他来说,能够亲自上阵指挥击破敌军当然在好不过了,但是如若不然那?背负进攻失败救援不力的后果对于此刻的他来说是大大的不利,所以他才逼着竹内宽亲自上阵,万一竹内宽失败了他也好有所缓冲。

竹内宽的计划就是集中全部的山炮部队,编成两个炮兵集群,交替使用火力封锁通北坡往无名高地的道路,用两个装甲车头推动十节装甲车厢,在距离高地最近的铁路线上做游动火力支援,掩护独立混成第24旅团从左翼绕过高地上中国守军火力封锁,直接切断高地与纳巴城的联系,独立混成第105旅团则从右翼绕道,协同第24旅团封锁无名高地,第五十五师团的三个步兵联队和第十八师团的两个步兵联队将作为主攻力量,进攻发起后独立混成第24、第105旅团将从侧后策应主力发起进攻,团而围之一举攻克。

竹内宽知道自己的战术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可谓是中规中矩,身为高级军事指挥官,竹内宽非常清楚出众的战术的实施收获的奇效是与风险并等的,如果他拥有深厚的背景或者是深受大本营信任,他不介意出奇兵走偏锋,但是他不想,也不准备授人以话柄。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竹内宽大致上估算过了中国守军的兵力,一万二千人到一万五千人之间,大约为一个师的兵力,这不是丛林战,亦不是巷战,这是正正规规的阵地战,缺乏永久性守备工事,没有重火力支援和援军的一个师能够挡得住两个师团又三个旅团的围攻?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竹内宽打算决定按规矩出牌。

日军在紧张的调动部队重新调整部署,黄国华带着增援上来的师工兵营营长章峰在看地形,他的指挥部需要一处坚固的半开掘式地下掩体,这所谓的无名高地其中不过一座巨大的荒土乱石岗子,山地步兵经受的大部分训练都是山岳丛林作战,阵地战对于他们来说有些陌生了,土木工事更是让这些习惯擅长运动作战的山地步兵们挠头,否则黄国华也不会厚着脸请工兵来帮自己挖掘掩体了。

纳巴城内的一所庙宇成为了张天胜的临时指挥所,全部以青条石建造起来的庙宇如同一座小型的金字塔一样,是典型的贡榜建筑。

站在地图前的张天胜面对参谋不时通过与前沿联络在地图上标出的敌我态势,可谓是一筹莫展,如果是山岳丛林作战,田中新一所指挥的八万日军他还真没放在眼里,就是拖他也能把日本人拖垮、拖死!

而眼前的阵地战张天胜却毫无任何把握,部队配置缺乏纵深,无名高地虽然地势上占有一定优势,但是张天胜担忧一旦高地侧翼布防的山地步兵第二旅防线遭到突破的话,无名高地则很有可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日军进攻的炮声打断了张天胜的思路,随着密集的爆炸声和无名高地不断腾起的烟柱,师指挥部内所有人的心不由得猛的一紧。

纳巴阻击战已经拉开了序幕,虽然张天胜信誓旦旦的保证人在纳巴在,誓与阵地共存亡,但是宋雨航依就是心急如焚,密支那的攻坚战已经打成了一场烂仗,壕沟、大雨、狭窄的街道,日益减少的油料和弹药都限制机械化部队,尤其是装甲部队的优势得到正常的发挥。

由于后勤补给中断,前沿攻坚部队所需的0。50英寸口径机枪弹和爆破材料用具都发生了紧缺,面对被不断压缩的日军第六师团,中国士兵可以说是依靠着血肉之躯在一公尺一公尺的顽强推进,围歼日军第六师团已经被政治部提高到了民族复仇之战的制高点上。

中国士兵冒着小雨穿行在密支那城各处,在急行中不断与冒出来的日军小队或零星单兵进行交火,已经战斗到精神崩溃弹尽粮绝的日军士兵在绝望中叫喊着冲出废墟,在短暂的交火后,医护兵开始抢救伤员,中国士兵开始不论生死给倒毙在地上的日军补刀,M1伽兰德步枪长达四十二公分的双刃刺刀比日军的三八式刺刀更加适合砍劈与回转,穿透性的多层复合式伤口流淌出的鲜血可以使人在短时间内失血致死,单纯在白刃战的刺杀技术上,日军的补充预备兵早已不是中国军人的对手了,只不过是日军不愿意面对事实而已。

中国军队不断尾随撤退的日军部队进行攻击,死死的咬住日军部队,使其无法再度有效的建立起防御线,而日军也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不断地组织兵力进行局部的高密度频繁反扑,一个关键位置的街口或是建筑物都要经过十几次的争夺,中国士兵凭借着绝对优势占有压制性的单兵火力给予日军以重创,但是在激烈的交火中,中国士兵亦死伤惨重,双方的尸体交替重叠倒在一起,流淌的鲜血混成了一片染红了雨水。

与以往的任何一次战斗都不同,无论城内的激战如何的惨烈,参战部队伤亡多大,始终没有任何人向宋雨航抱怨一句,参战的所有远征军官兵都知道,歼灭第六师团就是等同于维护中国军人的荣誉,南京的陷落给国人平添了太多的惆怅与哀悼,尤其对于全体中国军人来说,国家首都遭敌军攻陷,民众惨遭奸淫屠杀,充当罪魁祸首的日军第六师团等于是将全体的中国军人都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榜上,南京一役后所有的中国军人都憋着一口气,誓将日军第六师团斩尽杀绝。

在位于密支那城中的伽摩神庙内,枪声、爆炸声已经响彻了几个昼夜了,神情憔悴神田正种望着一个个尘土蒙面硝烟满脸的部下们,相对生龙活虎仿佛永远不知道疲惫不惧怕死亡的中国军人来说,他的这些部属们毕竟还是血肉之躯。

数日来中国远征军的围城猛攻让第六师团死伤甚重,此刻仅存不足五千余人,密支那城区也只有三分之一还在控制之中。

神田正种抖动了一下手中新田中一发来的电报,电报的内容十分简单,援军在纳巴遭到支那军队阻击,正在做攻击前进,请第六师团发扬熊本城下钢铁意志精神,贯彻为圣战,为天皇陛下献身之决心,即便弹药给养出现不足,也要以白兵战坚持到底。

援军受阻于纳巴这个消息对于神田正种来说可谓是晴天霹雳一般,第六师团在密支那的坚守已经不能按照天或小时来计算了,每一分、每一秒阵地都在被无处不在的中国军队蚕食突破。

这些天来神田正种听得最多的就是某某联队重新组织防御,某某中队固守某某要点,随后就是敌势强大,某某联队要求增援,收缩防御重新组织,神田正种清楚任何的战术动作对于眼前的局势都已经于事无补了,第六师团实际上就是在苟延残喘罢了,他自然明白所谓“白兵战”的含义,此刻城内第六师团仅存的战斗员已经不足五千,伤员也达三千余人,如果进行白兵突击的话,所有的伤员势必将要全部放弃,不到万不得已神田正种是不会采用白兵突击的。

破城在即,神田正种决定最后一次会聚部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