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而对汉堡包情有独钟。他住在木制结构的房子中,并在同一条街道工作。他的消费爱好是工作,或者正如他所称的,是游说。正是因为如此,他揭示了交易的秘密,他将会因此而流芳后世。

    前言

    罗杰。洛文斯坦我是以一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该公司为巴菲特所控——的长期投资者及《华尔街日报》十几年的财经记者身分开始研究沃伦。巴菲特的。

    理论上,本书既有投资者对专业的通晓,又具备记者的客观性。至于这些愿望是否能够实现,则需要读者来作出判断。

    我于1991年秋开始创作这部书,当时巴菲特正致力于挽救所罗门兄弟公司。对于我的创作,巴菲特告诉我,他不会给予任何帮助,但也不会横加干涉。他还特别保证,不鼓励也不反对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素材。他信守诺言,但是,巴菲特允许我引用他撰写的大量文章,这就是极其宝贵的资料来源。

    本书的完成得益于对众多合作者的来访,这里有巴菲特的家人、朋友、助手及其他人,我感谢其中的每一位人,除极少数人要求不署名外,资料来源在正文中或角注中都有说明,只是有时资料出处为大家所熟知时才未做注解,例如,涉及巴菲特和另一方大多数来加注明的对话或事件,就是来访另一方的结果。

    我要特别提到几个人,罗克珊。勃兰特、肯。察思、鲍勃。戈德法布、斯坦。利普西、芭芭拉。莫罗和查理。芒格经我多次求助,伸以援手,他们进行调查的态度足以与最出色的记者相媲美。巴菲特的姐姐多丽丝、妹妹罗伯塔和他的三个子女苏茜、豪伊、彼得都是忠诚的家人,为我了解巴菲特家族提供了极其宝贵与慷慨的帮助。

    在计算机时代,《华尔街日报》的布鲁斯。利维、《奥马哈世界先驱报》的詹妮。豪瑟、斯蒂芬。阿拉德证明优秀的图书馆员依然不可替代。同时,我也感谢《华尔街日报》的编辑们,对我请长假创作本书,他们表现得异常宽容。

    特别感谢敏锐而宽容的读者——尼尔。巴斯基、罗伯特。古德门、安德鲁。洛文斯腾、杰弗里。塔内巴姆;我的代理人米兰里。杰克逊从一开始就看好本书,我对此十分感激;本书编辑安。戈道夫给予了毫不掩饰、十分准确的批评。没有这些,本书将远差强人意,而对于年幼的孩子马修、扎卡里和埃立森,这部书的创作历经了他们一半的岁月。(我也一直想念你们。)最后,必须提及的是我得之于父母的一些禀赋,其中就有父亲对金融的酷爱和始终如一的道德观念。

    巴菲特对我的教益

    比尔。盖茨罗杰。洛文斯坦写沃伦。巴菲特的传记时,曾声明不对此书带来的后果负责。洛文斯坦透露,他长期投资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该家公司在巴菲特的管理下,32年间,股票价值由每股7。60美元攀升至30000美元左右。

    在评论洛文斯坦的这部著作时,我也必须声明不对本篇文章引起的后果负责。谈到沃伦。巴菲特,我难以客观或冷静,因为我们是挚友。最近,我俩刚携妻子同去中国度假。我觉得,他的笑话令人捧腹,他的饮食——一大堆汉堡和可乐——妙不可言。简而言之,我是个“巴菲特迷”。

    成为“巴菲特迷”实乃轻而易举,而众多《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的读者无疑也会加入这一行列。洛文斯坦的著作坦率地记录下巴菲特非凡的一生。虽然该书并未充分地表达出巴菲特的风趣、谦恭和魅力,但他的独特个性却已跃然纸上。恐怕每一位读者掩卷后都会这样想,“嗯,我喜欢这家伙。”

    大家都对巴菲特的职业生涯略知一二,而这部著作提供了更多有趣的细节。洛文斯坦追溯了巴菲特的一生:从 1930年出生于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到11岁初次购买股票;从受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的传奇人物,证券教授本杰明。格雷厄姆,到27岁时创建自己的帝国。巴菲特对自己投资购买的股票向来是三缄其口,而对于投资理论却开诚布公,即在最低价格时买进股票,然后就耐心等待。沃伦曾在信中向合伙人解释道,“我们的投资原理就是:别指望做大生意。如果价格低廉,即使中等生意也能获利颇丰。”

    读者可以从洛文斯坦笔下了解到巴菲特如何控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并向其注入资金,而最终目标是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该书历数沃伦脚踏金融界及其他具中等经济潜力的行业时——如一些主要报纸,伯克希尔向控股公司的发展及其投资原理的转变。现如今,伯克希尔麾下所属产业包括:喜诗糖果连锁店、《布法罗新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并且拥有美国捷运、ABC、可口可乐公司、嘎耐特通讯社、吉列公司和《华盛顿邮报》的主要股份。

    其在CEICO公司的股份也举足轻重。

    读者看后,可能会感到在商业及投资方面受益非浅,但理论是否能成功地付诸于实践则难以确定。沃伦的天赋在于他能够洞察先机,要做到这一点,只将沃伦的格言铭记在心是远远不够的,虽然沃伦大量的格言值得背下来。

    例如,沃伦谈到投资时喜欢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就好比打棒球,要想击球成功,就必须要挥棒,这可能会击出好球,也可能会失败。当你手执球棒时,不必考虑每一个投球。换言之,不必对每种股票或每次投资机会都了如指掌,假如有些股票没有购买,而升值极快,也不必为此扼腕叹息。

    沃伦认为,一生中,只要击出二十几个好球足矣,当然做到这一点,要进行大量的分析研究。

    沃伦正是这样身体力行的,当他投资某家公司时,总是阅读所能找到的全部年度报告,了解公司的发展状况及策略。一旦买下某家公司或公司股票,沃伦就不愿再易手。

    巴菲特的另一句格言反映出他对长期投资的热情,“你投资的企业,即使在傻瓜的管理下,也应该能正常运转。因为总有一天,这个傻瓜也会明白的。”

    1奥马哈

    宛如镶嵌于翡翠上的宝石,在密苏里河西岸熠熠生辉。

    奥马哈,西部壮丽的城市,是创业、能力、奋进的奇迹。

    ——电话公司宣传,1900年几乎从波拉德医生将他在这个世界上惊醒的那一天起,6磅重而且早产了5周的沃伦。巴菲特就对数字显得如饥似渴。当他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常和伙伴鲍勃、拉塞尔在拉塞尔家的前廊里消磨整个下午的时间:俯瞰着繁忙的路口,记录下来来往往的车辆的牌照号码。暮色降临以后,他们就回到屋里,展开《奥马哈世界先驱报》,计算每个字母在上面出现的次数,在草稿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变化的数字,就仿佛他们找到了“欧式范数”之谜的答案。

    拉塞尔常常找来年鉴,读出一大堆城市的名单,而沃伦则逐个报出城市的人口数量。拉塞尔在近半个世纪之后回忆道:“那时我说出一个城市,他就会迅速准确地报出来。比如我说:依阿华的达文波特,堪萨斯的托皮卡,俄亥俄的阿克伦等等。即便我念了10个城市,他也会说对每一个数目。”不论是棒球的得分,还是赛马的输赢机会——每个数字都是他那早熟的记忆所渴求的。每次当沃伦梳洗一番,坐在邓迪的长老会教堂的靠背长椅上时,他总是用计算宗教作曲家们的生死年限来打发周日的时间,他还会手持一把桨和一个球,站在卧室里一连几个小时地算呀算。他也玩莫诺波里游戏——数着他那想象中的财富。

    沃伦有着一双蓝色的眼睛、白皙的肤色和粉红的下颏。他感兴趣的并不仅仅是数字,而是金钱。他拥有的第一份财产是爱丽丝姑妈在圣诞节时送给他的镀镍钱包,他总是自豪地把它拴在自己的皮带上。在他还只有5岁的时候,沃伦就在家里的过道上摆了一个卖口香糖的摊儿,向过往的人兜售。后来,他开始卖柠檬汁——这回可不是在巴菲特家那条僻静的街上,而是在拉塞尔家前面,那儿市区繁华。

    9岁时,沃伦和拉塞尔就在拉塞尔家对面的加油站数着从苏打水机器里出来的瓶盖数。这可不是一个无聊的举动,而是一个简单的市场调查。桔汁的杯子有多少?可乐和无酒精饮料有多少?两个小男孩把这些瓶盖运到货车上,然后把它们在沃伦家的地下室里成堆地贮集起来。他们想知道:哪一种品牌销售量最大?谁的生意最红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