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养夫-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彩道:“你个笨蛋,小心你娘给你说个大麻子。”
  裴宝微微一笑:“我娘才不会那么不靠谱哩,比如说的你……不就挺好的嘛!”说完脸更红了。
  刘彩眨巴了眨巴眼睛,还没反应过来哩,就听身后传来了“噗”的一声,紧接着就见谭中秀和代王打她和裴宝的身边过去了。
  谭中秀那个混蛋还说:“你们继续,我们就是路过,路过,啥都没有听见哩。”
  刘彩又眨巴眨巴眼睛,捂着脸拔腿就跑了,到雕山小筑找她闺蜜去了。
  裴金玉问她:“裴宝真是这样说的?”
  刘彩的脸上还挂着红晕,点了点头。
  “那你是怎么想的?”裴金玉又问。
  “什么怎么想的?”刘彩开始装晕。
  “喜欢,还是不喜欢,总有个决定。”什么事情向来都是旁观者清,这就不耽搁看不清自己的裴金玉,条理清晰地帮刘彩分析。
  只听她又道:“裴宝人还行,是家里的嫡幼子,优势目前还不太明了,劣势就是他娘不是个让人省心的。你娘和他娘,好像还不怎么对盘。”
  裴金玉分析的很客观,就连家庭情形也没忘记一一说明。
  “其实那些都不重要,日子是人过的,不管嫁谁,总少不了婆媳相处这档子事。”刘彩还是那副魂不守舍的样子,蔫蔫地说道。
  裴金玉下意识问了句:“难道你心里还惦记着那个朱无涯不成?”说话的时候,表情很是凝重。
  刘彩吓了一跳,赶忙摆了摆手道:“那哪能啊,别说是你了,连我都能瞧得出他非池中物。一会儿治好了度乘大圣,一会儿又是太子的恩人,这无疑等于在两个婆婆之间当儿媳,我爹说了越是这种两边游走的人,就越是厉害的吓人,像我这种傻乎乎的,还是别上赶着找心痛了。说的是我嫁人不嫁家世,可也不能嫁一个会连累我家的人,这是底线哩。”
  “那你是……”裴金玉实在是摸不透刘彩的心。
  刘彩也叹息了一声,道:“觉得裴宝人好,可又觉得他不够有英雄气概,觉得他应该像我哥哥那样,谁招惹了他,抡起拳头就上,可又觉得真像我哥哥那样,实在是有够让人头疼的。啊,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了。金玉,你了解我的心思吗? ”
  裴金玉果断地摇头,像刘彩这般让人纠结的小女儿心思,她上一辈子也没有过,她只知道喜欢就是喜欢,割头也不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割了头也不能变成喜欢。
  这就想起了代王,心顿时塞塞的。
  刘彩也不知道裴金玉怎么突然变了脸色,心想着该不是自己说错了什么话,就听她又说话了。
  裴金玉说:“你要是不喜欢裴宝,我就告诉我娘去,我娘堂姐的女儿也到了说亲的年纪。”
  刘彩一跺脚:“裴金玉……”再逗我,你就不是我闺蜜了。
  好吧,这就是有戏。
  嗯……七里就歇了吧。
  瞧,快刀斩乱麻,好处自是多多的。
  皇帝就是不懂这一点,才会今天烦心,明天也烦心。
  高御史单独进谏的时候,跟皇帝说:“太子不堪当天下之主,恐忠义王有反相,不如让赵王……”
  皇帝虽然也觉得自己的儿子不怎么地,但别人这样说自己的儿子,还是很不高兴,便道:“如果这是天意,就是赵王做了太子,又能怎么样呢?”
  高御史又道:“皇上乃是天子,皇上的意思就是天意。”
  皇帝沉默了良久,像是在喃喃自语:“朕再想想……”
  作者有话要说:说话不算话了,本来说今天爆一次字数的,还是卡到不行,只有6K。等卡顺了吧吧吧

☆、第107章 于

  皇后最近真的很烦恼;不止是因为掐住她不放的韦妃;也不止是因为两个都还没有子嗣的儿子;而是因着皇帝就好比□□一般的脚踩两只船摇摆不定的可耻行径。
  要知道不管是太子也好;赵王也罢,两个可都是她的儿子。
  皇帝越是举棋不定,到头来,受伤最深的不是她这个儿子,就是她那个儿子。
  作为母亲,无论伤的是哪一个,都会是最心痛的那一个。
  皇后听着从皇帝的寝宫甘泉宫中传出来的消息;除了心惊就是愤恨;将那高秉光臭骂了一顿,犹不解恨。这就下了一道懿旨;斥责丹乡伯家的儿媳不守孝道,勒令其三个月内不得出门,将《孝经》和《女则》抄写百遍。
  丹乡伯的儿媳正是高如意呀。
  本来在洛阳城中就很闻名的她,再一次的名声大噪。当然,都不是什么好名声罢了。不尊公婆,不从夫君,再严重点儿还有传她水性杨花、红杏出墙,总之,越传越离谱就是了。
  有人言之凿凿地说了,要不是因此,皇后娘娘也不会下懿旨训导她不是!
  殊不知,高如意这一次真的是冤枉至极,六月将要下飞雪的节奏。除了回门之时闹出的那件事,她自打被丹乡伯府接了回来,就恪守妇道,再也没有出过什么出格的事了。
  就算是夫妻不睦,小打小闹,也是关着门来的,怎么也不会传到皇后的耳中。
  想她虽然不大能看的上那韦文浩,不过是因着他爹一开始十分笃定地说要将她嫁给赵王在前,正做着王妃的好梦,一下子跌落成了一没有爵位二没有官职的纨绔之妻,原本就心气很高的她,自然是一时半会儿的无法接受,饶是如此,她也并不曾干出过失节之事。
  皇后的懿旨才宣读完,高如意就因着不服不忿,喷了口血,直接晕死了过去。
  丹乡伯和夫人乱作了一团,宣旨的太监还没走,一边代表了皇后,一边又代表了御史大人,两厢都不是他们能得罪起的。
  这就兵分两路,伯夫人赶忙命人将高如意抬进内房,去请大夫。而丹乡伯就拉着宣旨的太监,又是送礼,又是不停地说好话,意思就是还请他在皇后面前务必美言几句,譬如高氏气愤吐血,完全可以说成是悔恨难当,捶胸痛哭,生生锤出来的一口血嘛!
  什么事情,换一种委婉的说话,连结论都是不一样的!
  到了晚间,不知去哪里浪荡了一天的韦文浩归了家,正房的门都未入,抬脚就去了姨娘的房中歇息。
  高如意独自坐在灯下垂泪,夫妻不睦,名声尽毁,越想就越是活不下去的滋味。
  她抹干了眼泪,将自己收拾的干净整齐,还细细地描了眉,擦上了红胭脂,这才倒了杯茶,就着茶水吞下了两个金锞子。
  紧接着又爬上了床,闭上了眼睛,静静地等待着……
  ******
  丹乡伯家办起了丧事,哭得最痛的莫过于高御史和高夫人了。
  而最高兴的却莫过于韦文浩,可能这也就是高如意一心求死的原因之一了。
  是唏嘘也好,感叹也罢,一个人的生命可以强大过与天抗争,也可以弱小到稍纵即逝。
  高如意的葬礼结束后的一个月,洛阳城中又传出了这样的流言。
  说是宫里的贵人仗着位高权重,因着私人恩怨,生生地逼死了好人家的儿媳。
  流言没敢指名道姓,但明白人的心里,即使点到为止,自然也是全都明白的。不明白的就是将前因后果一一表明,他也不会因此而变得通透或者一点就明。
  皇后是个明白人,一听这流言,就知贵人指的是她,私人恩怨指的是她和韦妃的明争暗斗,那好人家的儿媳指的自然就是才死没多久的高如意了。
  高如意死的时候,传到宫里的消息是说她得了急症不治而愈。
  皇后当时就觉得蹊跷,她白天才下的懿旨,高如意早不得急症,玩不得急症,偏偏是当晚怎么就得了呢?
  她本欲派个人去查看查看,可韦妃一接到了宫外的消息,就像疯了一样,跑到慈惠宫来又哭又闹,整整闹了一天一夜,连口气都不带歇息的。
  皇后只一心对付她去了,等想起来那高如意的时候,人已经匆匆下了葬。
  如今看来,说不定这是高家和韦家做的一个局,牺牲了一个高家的女儿韦家的儿媳,故意要将脏盆子往她头上扣吧!
  还真是用心险恶。
  皇后生生地憋了一口气,她怎么想都没想明白,韦家跟她有仇就算了,和他高家有什么关系!
  就算高家是支持赵王的,可她也是赵王的母亲。搞臭了她,难道就对赵王有利?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搅乱了皇后的心绪,她忍着头疼,对左右说了一句:“去,去告诉太子,让他负责把外头的流言全部平息。”
  忽然听到了皇帝的声音,“平息?你还有脸让太子帮你摆平,你惹出来的事情,有本事你自己去摆平啊!”
  皇后一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