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遂人意-第7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芳姐:‘怎么样,明日您给圣人递上去。’
  老尚书:“乱说,自己说说也就是了,递什么朝堂上呀,老夫已经致仕了,早就不关心政事了。”
  芳姐:‘哼,怎么您就不可惜咱们大梁的土地,水灾,旱灾,天灾,兵祸,*,我大梁人口难道不需要发展吗,祖父您为了大梁鞠躬尽瘁这么多年,难道久违了狗屁的什么节烈,忍心知而不报,良方弃之不用吗。您对得起祖宗打下来的江山吗,您对得起对您信任,推心置腹的圣人吗。’
  老尚书:“老夫同圣人关系没那么好,说你爹呢吧,对了怎么不给你爹呀,你爹那里肯定你怎么说怎么是的。”
  芳姐:“那是自然那可是亲爹。不像您做点事情,唯恐名声有损,利益有失,推脱再三。”
  老尚书:“哼,我这个祖父不是亲的,去求你亲爹吧。”
  芳姐抿嘴:‘这件事情,我爹不适合做,万一被人说我爹看上了哪个寡妇怎么办。’
  老尚书差点被吐沫给噎死:“你倒是处处为了你爹打算,你怎么就不怕有人说老夫看上了哪个寡妇呀。”
  芳姐斜眼打量华老尚书。
  华老尚书自知失言:“老夫的名声就随便你遭禁,随便别人说嘛,老夫就不是你的长辈吗。”
  芳姐:“看您说的,您要是不愿意,我也不难为您,我去找我外曾祖父说去,人家冯老御史高风亮节,为了大梁从来都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肯定不会把名声看的这么重,不会计较个人利益得失的。”
  老尚书怎么都觉得被丫头啪啪的打脸了,合着他就是为个人利益的小人,就是看重名声的迂腐酸儒:“哼,少叫的那么亲近,人家分老御史可不见得愿意认你这个玄外孙女。丢人,显眼。老夫佩服分老御史一身的文人根骨,可老夫也不会差到哪去。”
  说完就把笔墨才干爽的宣纸揣进了袖子里面。这是准备递投名状了。
  芳姐笑了:“呵呵,到底是我大梁朝的老尚书,够豪迈。话说您实在不用担心名声问题,没人会把这种桃色新闻往您身上扣的,也不看看您多大的年岁了。”
  老尚书想要摔东西,倒霉东西刚才怎么不这么安慰自己呢。老尚书出书房的时候嘴巴有点歪的,百分百肯定是倒霉孙女气出来的。(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五章 寡妇在嫁(秋月票)

  做了这件事情,想到能够帮助更多的女子,芳姐心里利爽多了,虽然不见得对被她波及的女子有实质性的帮助,
  可在舆论上,对这些命运多灾的女子应该稍微宽容一点。
  而且惠及了多少女子,作为女人能为同为女人的同性多少做点事情总是觉得安慰的。
  回到华家二房的院子里面,华二夫人都看到芳姐脸色好了许多:“今日同老尚书相处的不错。”
  芳姐揉揉脸蛋:“难道平日里我从祖父房里出来的时候,脸上都带着相吗。”要知道芳姐自认在老头面前还是满压制自己的脾气的。
  华二夫人诙谐的说道:“昨日一滴相思泪,今日方才到腮边。虽然没有如此的形象,不过那脸色却也与之不相上下的。”
  这话似曾相识呢。好像她曾经说过什么人的,好吧两人对视都笑开了。本就是相仿的年岁,两人相处本来就亦母亦友的。
  华二老爷带着儿子外孙过来,看到闺女开怀,心情不错,爹爹总算是懂事了,知道自己闺女的好了,懂得欣赏他们芳姐出色的地方了,不然两人肯定相处不了这么长的时间。实在是可喜可贺。
  特意让人去把池二郎请回来,不要加班,几口人在华府二房的院子里好好聚聚。
  苦了老尚书,把袖子里面的玩意,看了又看,改了又改,熬了大半夜,眼睛都熬红了。尽量把文笔放的更缓和一些,少得罪一些人。
  就弄不明白,怎么就把国家民生大事同寡妇在嫁给联系的这么密不可分。不得不承认他们华府的这位四娘,有大才,虽然这个才有点歪。
  庶日上朝,华家大老爷同二老爷就看到他爹竟然又早早的过来了,两人心说,别是老爹睡懵了,忘了已经致仕了吧。
  华家大老爷担忧的过来:“爹,今日起的这样早。天越来越凉了,您还是注意身体些。”
  华大老爷瞥了一眼二儿子,心情不太畅快的对着老大:“嗯,今日老夫要去宫里看看圣人的。”
  华家大老爷倒是理解,君臣几十年感情肯定是有的。圣人不是也三不五时的询问一下老爹的状态吗。
  华二老爷看老爹的神色,怕是没这么简单,因为老爹明显看他的神色就不对。也不知道因为什么惹到这位父亲了。应该同芳姐没关系,昨日可没听到自己爱闺女说过什么呢。
  老尚书能心情好吗,估计这个奏折上去,他就要同清流们拜拜了,谁会在尊敬他这么一个罔顾礼法,还要发扬光大的人呀。
  怕是过了今日,他老人家收到最多的就是绝交的帖子了。
  在看二儿子,果然一张脸就是容易同桃色新闻联系起来的模样,难怪四娘都看不上。
  当然了这绝对是老尚书自己安慰自己的想法,人家芳姐那是不愿意把老爹放在风口浪尖上让人诋毁。
  老尚书心里也明白,这折子谁奏上去,估计谁就要被人诋毁的,各种各样的原因,总会被这些清流还有大家们抨击的。
  算了,想这些无用,他总不至于连冯老御史都不如。让孙女看低了。为了大梁,为了圣人,为了子孙,他老人家也是能搏一搏的。
  朝堂上,小太监呈上了老尚书的请见折子。
  圣人:“老尚书惦记着朕呢,快宣老尚书进殿。”
  华老尚书在大梁朝的金殿上绝对是有过浓重的一笔的,老尚书一身平服进殿,重臣都跟着肃静起来。
  杜老丞相看看老尚书的已经为了家族撑起来一片天的两儿子,心里感叹,老伙计后继有人,所以能够退的潇洒,退的干脆。
  可惜他老人家子孙不济,还要在这朝堂上苦苦支撑些年月呢。
  老尚书三跪九叩:“草民见过圣人,愿吾皇万岁万万岁。”
  在入朝堂,老尚书那真是感慨万千的,失落不过是一瞬间,想想古往今来的能臣志士,又有几人能有他老人家这个结果,也算是善始善终,修来的福分,再多了的失落都放下了,
  抬头在看圣人,眼泪竟然最多的都是想念,毕竟朝夕相处的君王呢。就是看着老伙计杜老丞相都觉得亲切许多。
  感情这东西有没有最做不得假。老尚书饱含深情地眼神,一瞬间就把圣人感动了,君臣相扶度过多少的难关呀:“老尚书莫要如此,老尚书永远都是我大梁的臣子,一句草民,实在让朕愧疚的很。”
  老尚书说的慷慨激昂:“致仕就是民,草民以作为我大梁的民众为荣,作为圣人的子民为荣。”
  杜老丞相看着被圣人如此佑荣的老尚书,突然就想或许他也该想想致仕,给后辈们让让道,圣人未必愿意看到他们这群老臣做大。
  他日能如老尚书这般,致仕还能让圣人如此荣宠那才是最好的结果。古往今来的能臣志士做到这般的又有几人。
  圣人那里对于这样进退有据的臣子,那是真心的觉得欣慰,作为六部尚书,不是一品胜似一品的存在,老尚书能够走的这般利索,这般无私,圣人由衷的高兴。
  没有人不在乎手中的权利的。自问让他现在把皇位让给儿子,那肯定是做不到的。
  只能说老尚书是个非常明智的人。这样的老臣作为帝王,他不能让老臣寒心,即便不是朝堂重臣,那也不能是民。加封个太傅名头,朝廷还是不在乎这份俸禄的。也算是荣宠有加了,圣人自认也对得起他们这份君臣情谊。
  圣人:“多日不见老尚书风采依旧,精神看着更胜往昔。”
  华老尚书:“是见到圣人,草民心情激荡,自然精神焕发。”
  ‘呵呵‘杜老丞相:“到底是老尚书,怕是今日有所为而来吧。”
  圣人:“难得老尚书还记得咱们君臣,今日杜老丞相也不能走,咱们君臣好生的说说话。”
  就这样下朝了,人家君臣要叙旧。重臣见此无不感叹,人家华府才是荣宠至极呢,就是没有华二那么一个吉祥物,怕是圣人也要优待的,圣人体恤老臣,能做到华老尚书这般才算是值了呢。
  说是这么说,如老尚书这般,对着权利说放手就放手的又有几人,当然了府上能有人家子孙那样能撑起来的又有几人呢。
  所以大部分的官员,都是攥着权利死在任上的,因为没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