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遂人意-第4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三夫人怕自家老爷被婆母教训跟着说道:“娘说的是。到底是跟在娘身边长大的,就是懂事,大气,就是媳妇的娘家。芳姐都没有落下呢。”
  华老夫人红光满面,犹如夸她自己一般:‘这孩子。这孩子,辽东那地方艰苦,弄出来点东西也不容易,竟然这般惦记咱们。二郎呀,看看芳姐喜欢什么,回头让人多给备些。莫要苦了他才好。’
  心里忍不住责怪儿子。怎么就舍得闺女去了那么远呢。
  华老尚书同华三老爷没有那么多感叹,华老尚书在纠结。这孩子越懂事他越发毛,也不知道想折腾什么。
  华三老爷在想,回来给他们送礼的管事,一直都在华府待命呢,也不知道这么多的人家,是什么时候,怎么走动的,值得研究。
  芳姐送礼也是有讲究的,凡事送了酱的人家,都备着一份菜谱呢,都是能用上酱这个调料的。送的酱则少了些,就那么一精致的小罐,相比与菜谱上的菜色来说,实在差了不是一点。
  得了人家礼物的人家,总要表示一下的,见面说上一句,也算是人家没有忘记这份情分。
  华三夫人同小冯氏每每赴宴的时候,都要听到两句客气话:“四娘送回来的那物件真是不错,开胃的很,做出来的吃食,颜色看上去都让人喜欢。可惜那么多的菜谱还没能一一试过呢。”
  当然了人家这么说,只是一种客气,表示领情了。不见得是喜欢这东西。
  可人情的走动总是越亲近越好,小冯氏不知道芳姐为何要如此殷勤,可终归有了跟人搭话的梯子:“您喜欢就好,府上还有呢,回头再给您送过去些就是了。”
  金贵不金贵的提都不提,来人自是愿意同尚书府交好的,能得尚书府的夫人送些小物件,那是再好没有了,至于物件是什么,真的不是很重要:“多谢侍郎夫人呢。可是又有口福了呢。”
  华三夫人自然也是同样大方,谁让自家二弟那里确实很多呢。而且不知道为了什么,二弟特别大方,每每都要亲自过问灶上,是不是用了芳姐送来的豆瓣酱。简直就是百吃不腻的架势。
  华三夫人觉得餐桌菜色都要腻了,喜欢吃也不能如此呀,何况真的不怎么喜欢呢。不过总不能跟外人说就是了。能送出去,终归比在府上每日看到折磨自己的好,他的儿子们还小呢,经不住呀。
  就是华老尚书在朝上也会被人拦住说句客气话:“老尚书好福气,出嫁的小娘子那么还惦记与您,那酱料实在不错呢。没想到辽东贫瘠之地,竟然有如此珍品。”
  好吃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老尚书搭上话。
  华老尚书胡子都是抖动的,这人跟府上何时有往来的,这倒霉孩子怎么就攀上关系送礼了呢,实在忍不住的情况下开口询问:“刘大人喜欢就好,只是不知,刘大人同孙女婿何时莫逆相交的。”
  不是那么特殊的交情,肯定不能送呀。不然华老尚书肯定挥鞭子抽人。
  老尚书一时间差点问成,你什么时候同池二那小子有染的。
  刘大人摸着胡子:“老尚书抬爱了。下官无缘呀,是程大才子在状元楼请客,里面的酱爆鸭片实在开胃。下官有幸品尝而已。”
  老尚书黑脸:“哦,老夫竟然不知道这驸马爷竟然有如此闲情逸致。”
  说完走人了,剩下刘大人心中琢磨不定,京城里谁都知道,同程大才子不愉快的人都会叫上一句驸马爷。难道尚书府同公主府有龌龊吗。
  别看就这么一个小插曲。在朝堂上有小事吗,没有,别说一个尚书,就是一个能站在朝廷大殿里面的太监,一举一动那都能让这群人精琢磨出来点道道。
  一时间京城里面以尚书府的酱料为最。谁家府上宴客能得尚书府的酱料,那都是一番美谈。一酱难求。
  效果之好,让华二老爷繁忙如斯。同僚之间。都挺喜欢夸他家芳姐孝顺的,为了显示自家孩子确实如此,华二老爷免不了。把自家芳姐送回来的东西分出去一些。
  当然了华二老爷这等雅致之人,送出去的东西都是讲究的,包装上肯定要好上许多。京城米贵,没有华府的酱贵。米有地方买去,酱料没地方买去呀。
  就像老尚书喝的茶叶一样。这么多年了,除了人家那一小圈的人,从来没有出售过。至于味道怎么样,说句实话。多吃几次之后,倒也还成。
  不过在外评价的时候,那都是竖着大拇指来一句。珍品,佳肴。华二老爷更是因此交友广泛。让人称为平易近人,容易结交。
  背地里都知道,只要夸他闺女,这华侍郎就找不到北。
  这种事情瞒不过天下之主,圣人用膳过后同身边的大太监说道:“可惜,朕同华老尚书没有亲戚呀。”
  大太监心说什么意思,您同老尚书的关系,还用攀亲戚吗。最近老尚书也没有什么动静呀。
  大太监平生就绕着圣人的心思转了,琢磨半日,晚上的时候,圣人的御膳里面就有了酱这东西。
  御厨都是有本事的,别说有咸味的酱,就是没有味道的白菜人家都能做成珍品。别看没有芳姐的菜谱,可做出来的东西,依然具有特色性。
  成日就吃那么几样东西,就是满汉全席,也会腻的,有新菜色,圣人自然要换换口味,赶巧不错。能说圣人喜咸吗。
  大太监眼神时刻关注着衣食父母呢。心中想着,这华府的酱怕是要多讨些来才是。
  膳罢,圣人不无感慨:“难怪华爱卿宠府上娘子如此,难得佳妇,虽不是名贵之物,可时刻都能惦念老父的心确实难得。”
  可见圣人还是知道这东西是怎么回事的。辽东大小也是边境,辽东的事情,人物,自然也要关注,想知道点什么真的不难。富有四海,就要掌控四海。
  皇帝能随便进口东西吗,自然是不能的。必须知根知底呀。
  隔日君臣相得之时,圣人就开口了:“老尚书好福气,华爱卿好福气呀。难得子女如此孝顺,都是老尚书府教育的好。”
  华老尚书汗颜,名听说自家孩子犯错什么的呀,圣人这是为何如此说呀:“老臣惶恐。”
  圣人:“老尚书大可不必如此,府上娘子贤良淑德,孝悌可嘉,实乃妇人之典范。”
  这夸奖可不是人人都当的起的。从大梁朝开国以来,得到认可的妇女不过那么几个。这年头人口稀少,寡妇都能再嫁的。贞节牌坊更是没有。能得圣人赞誉的妇人,当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老尚书愣了一下才跪地磕头,替自家孙女感谢天恩,能得圣人这么一句话,他华府的娘子,往后可金贵了。
  老尚书心下难免腹议,这圣人果然眼光差些,先看上自家不务正业的二儿子,再看上自家赚捅大篓子的孙女,圣人没有识人之明,能说是他这个老臣子的悲哀吗。
  真不知道让冯老御史听到圣人这话该当什么感受,想到冯老御史,华老尚书方才平衡一些,罢罢罢,好歹也是四娘的福气吧。
  看着谢恩而去的老尚书,圣人也不是没有感触的。同身边的大太监说道:“这老尚书同华爱卿果然有差距,听说华爱卿逢人说道他家娘子孝顺,都要送些他家娘子孝顺回来的酱料,以示此言不虚。可见老尚书没有华爱卿大方呀。”
  大太监不知道怎么回答圣人的话,一双眉毛都要纠结起来了,让他说的话,就是华侍郎比老尚书嘚瑟。不过现在看着自家陛下不见的愿意听实话。
  老尚书回府先把儿子招过来,圣人虽然说的是口谕,可能得圣人一句话那也是天大的福气,这话要给芳姐郑重其事的带过去。
  老尚书言罢,华二郎激动地双手连拍:“就说圣人英明果断,睿智勃发,慧眼拾珠,再也没有圣人这样让儿子敬仰的了。儿子对圣人的敬仰,犹如江水滔滔不绝。”
  华二老爷这话绝对是顺口了,听自家闺女说的多了,不免就说顺溜了,华二老爷的儒雅人品,绝对有保证,不是如此献媚小人。
  老尚书不能反驳这话,不过再听下去,肯定会把自己给憋坏的,这都是什么人呀,这还是他儿子吗,简直就是换芯子了,头疼的听完,才开口:“你当转告芳姐,莫要辜负了圣人这番赞誉。莫要给圣人脸上抹黑,好生在府上相夫教子才对。”
  华二老爷拱手行礼,对于方才的激动,颇有一些不好意思呢:“自然是的。爹爹尽管放心,圣人都如此赞扬芳姐的,可见芳姐做的不错。”
  老尚书瞪眼,真想抽死这倒霉儿子:“你闭嘴,圣人说什么,那是圣人对咱们华府的维护,是圣人的恩德,咱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