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遂人意-第4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芳姐虽然是八卦来的野路数,可毕竟是几千年的心得体会,池二郎学来受用无穷。
  有了事情做的两夫妇,日子过得倒也飞快。侯府的任何闲事都挡不住池家二郎培训自家人手的热情。顺便芳姐把自家丫头们也都给集训了一番。务必做到,随便一个个抻出来都能绝对出得厅堂,下得厨房。关键时候还能挡流氓。
  华老尚书也终于拿着吏部递上来的文书,找个不错的机会给圣人过目了。
  圣人拿着池二郎的下放文书:“辽东指挥使,这位子是不是有点屈才呀,老侯爷的子孙,定国国候府的儿郎,就是当个指挥同知那也是当得的,老尚书怎么看。”
  华老尚书低头敛目,心说圣人对池家这个孙女婿印象可是不错,看的还很高。心里难免舒坦些。
  询问到他老人家的意见的时候,华老尚书还是就事论事的说道:“圣人说的是,老侯爷的子孙,侯府的儿郎,本事自然是有的,能入圣人的法眼,当个同知倒也不为过,可池家二郎的年岁毕竟小了些,历练上也差了些,不是老夫心疼自家孙女婿,这本事还是要一点一点的学,莫不如让儿郎在下面多学点本事,往后若是能为圣人立下功勋,再提官职也是好的。都是下臣私心作祟。老臣惭愧。”
  华老尚书语毕,上面坐着的圣人,就是一声赞同:“好,难得老尚书如此看重小辈,老尚书思虑过人,风采不减当年。那就依老尚书,让池家小子到了辽东,从指挥使做起好了,让二郎莫要灰心丧气,有本事尽管亮出来,朕的指挥同知,辽东守备都是为他候着的。”这豪言壮语说的实在有点大。
  老尚书看看边上的杜丞相,心说幸好圣人身边没有外人,不然这话传出去,也不知道对池二郎来说是好,是坏呢。好在自己跟杜老头交情不错,这话倒也不至于透漏出去。
  老尚书:‘都是圣人的提携,只希望那小子莫要辜负了圣人的信任。”
  杜老丞相之所以得意于圣人,那自然有他的为官之道的,跟着就:“哈哈哈,老臣倒是乐意看到那池家小子能有老侯爷当年的风采,让我大梁多一员虎将。”这位拍圣人的马屁也不是一次了。说起来得心应手。
  圣人:“借老丞相吉言,老尚书看上的孙女婿定然不会差的。”
  华老尚书阴沉着一张脸,一口低气压咽下去了,能跟圣人说,是自家倒霉儿子自己看上的吗,能说他老人家真的没有这份慧眼吗。
  老丞相跟着圣人的话头就恭喜老尚书:“华老尚书慧眼识才不减当年。”
  老尚书对着圣人,对着老丞相拱拱手:“呵呵,老夫惭愧,只希望小辈们莫要让圣人失望就好。”其他的不好说。真心的不想把这关系,揽的如此亲近。
  上面的圣人看到如此这般的老尚书。心情大好。这池二郎即便不是老尚书看上的,那也是是自家爱卿看上的,定然错不了的。
  更何况这位池二郎早己见就简在帝心了,那引雷山下如今村庄遍地,沃野千里,在没有心怀不轨之人在那里逍遥法外,圣人心里简直就是去了一块心病。
  那等地方。那等邪说。若是让有心人利用了,对于她大梁,对于他这个圣人都不是好事。
  这份功劳圣人从来不曾忘却。要不然能在定国候那么大的压力下,力挺池二郎吗。
  这三人在御书房里面就把池二郎的职位给愉快的决定了。
  等到吏部看到这份文书的话,都有点不敢相信,看上老尚书的眼神那是十二分的崇敬。
  唯有老尚书这等高风亮节之辈才能做出如此高义之事、亲孙女婿呀。都能做到不偏不倚。
  他们吏部递上去的明明是指挥同知,能变更吏部文书的。除了老尚书再也不会是他人了。
  不明事理的人,看到这份文书的人都替池二郎可惜,遇上一个疯狗一样的定国候,又碰上如此的老尚书。这辈子还能有出头之日吗。
  在京城就是好好地四品,如今到了外任,竟然还是个四品。可这外面的四品,同京城的四品怎么比呀。尤其是武官。池二郎够倒霉的。
  而在那些眼睫毛都空了的人眼里,这池二郎的官路往后想来是畅通无阻的,有这么一位老尚书,老岳父护着,池二郎的发展不可限量。
  指挥使,那是直接跟军户们打交道的差事,比当一个空头的指挥同知要实在的多。
  将来从指挥使升到指挥同知则又不一样了,毕竟那时候池二郎手底下已经有了足够的人手了,谁还能说这指挥同知没有实权呢。
  老尚书高人呀。池二郎好福气呢。
  池二郎拿到这份文书的时候,感觉也是五味杂陈的。
  有华二老爷的提点在前,倒也明白老尚书如此做的用意,只希望自己不要辜负了,老尚书同岳父大人的一番心意。
  至于定国候知道这任职文书什么心情,那就不是别人知道的了。只有定国候自己明白心里那点失落,那点无奈,那点淡淡的嘚瑟。
  得意与圣人毕竟还是考虑他的感受的,失落与他定国侯府唯一的指望如今也不过尔尔。无奈就是,他都不知道自己的心情究竟跟倾泻于哪边一点。酸涩混杂的感觉吧。
  可定国侯夫人的心情是好的,一个指挥使,比定国侯府的游击将军可是差了不是一个层次呢,这池二郎自找罪受愿的了谁。
  看到池二夫人的时候难免酸上两句。话言话语的挤兑池二夫人:“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就不要出去扑腾,好好地游击将军,如今就落了一个地方指挥使的名头。还弄得母子夫妻分离,天见可怜的呀,希望这二郎往后能吸取教训才是。”
  池二夫人倒也不在意这定国侯夫人的不定时抽风。只要自家儿子自在,自家儿子愿意。别人说什么她到不在意,这么多年过来,早把定国侯夫人的话不当回事了。
  芳姐最看不得那定国侯夫人装大度的样子,跟着就说道:“夫君愿意继承老侯爷的遗愿,在咱们大梁的疆土上挥洒热血,保家卫国。侄媳妇同婆婆虽然不舍,好在夫君身强体壮,年富力强,倒也让人放心。侄媳妇同婆婆定然会以二郎为傲的,夫人大可不必为此忧心。”
  你说我男人,我就搂草打兔子,别说你男人,连你儿子我一块说。
  一句话把定国侯夫人脸色紫青,立刻挥着袖子走人了。他儿子身体不好是硬伤呀。
  芳姐扶着自家婆婆,两人悠闲的送客。
  池二夫人:“芳姐,让二郎莫要为此烦恼,到外面走走开阔一下眼界就好,不拘什么都是好的,咱们府上还缺那点名声不成。”
  可怜天下父母心,芳姐跟着说道:“娘亲放心,二郎心态好着呢,而且父亲从祖父那里打探消息回来的时候,就让人给二郎送过消息,二郎的职位虽然不高,可能跟军汉们打交道,将来若是立了功,升了职,也不至于手上无人可用,让人给蒙蔽了。媳妇不懂这些道理,不过二郎自己也是这么说的呢。”
  池家二夫人攥着芳姐的手,心下激动,这些事情,他们夫妇是帮不上儿子的,没想到亲家老爷一家,竟然为此如此费心。
  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感谢一番才好:“如此甚好,让亲家老爷费心了呢,芳姐呀,娘亲年轻的时候,唯有一手绣工还算是拿得出手,无事的时候娘亲喜欢绣些屏风扇面自己把玩,早就想给华老夫人赏鉴一番,比你们华府娘子的自然是不如的,只是让老夫人换个心情,莫要嫌弃才好。”
  芳姐:“娘,那里的屏风自然是好的,老祖母定然是喜欢的。娘莫要自谦。”
  池二夫人不过是想表达自己的心意而已,难得儿媳妇捧场:“老夫人不嫌弃就好,可不敢这么说,华府的娘子德容言功那是名震京城的,娘亲这点本事实在不够看。”
  华晴芳皱眉:“娘亲这么说什么意思,华府的娘子很出名吗,华府的绣工很出名吗。”
  池二夫人看着自家儿媳妇,难道儿媳妇不知道吗,想想就明白了,人家华府的人,自然不会把自己的美名挂在嘴上,当真是名门大户,谦和内敛。
  池家二夫人倒也乐意给自家儿媳妇说些闲话:“你是华府娘子,不知道也是难免,当年华府的大娘子,一身的文采明面京城,就是当朝的驸马程大才子都是推崇有加,人都说那华大娘子若是个男子定然能让华府多个状元郎。难得的是你华家行事低调,这些事情,只有相熟的一些人家知道而已,你华府娘子从来深藏闺中。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的娘子,竟然嫁到了那么平实的人家。”
  华晴芳跟着眼睛都直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