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贤妻造反-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景辰立刻板起脸道:“不可。”
    徐氏难免带点情绪出来:“爹一辈子为人清正、耿直,倒是为国为君了,可……可他老人家最终落得个致仕避祸,谁又能体察他的一片真心。难道他就当真甘心一辈子的心血付诸流水么?”
    徐氏虽不知道杜中玉为什么非要辞官,可她多少也听说是因为杜霜醉和杜中玉说了些什么。六哥远渡重洋,要说和杜霜醉没有一点关系,打死徐氏也不信。结合种种,她现在就觉得杜霜醉是个搅事精。
    在楼家祸祸也就罢了,还要回娘家祸祸,从前杜家怎么说也是门前车马如龙,可现在零落凄凉,境遇大相径庭。这都是杜霜醉一手造成的,真不知道她到底图的什么,又落了什么好了。
    徐氏嫁过来并不是因为杜家有钱有势,她看重的是杜景辰的人品,可人活在世上,就离不了吃喝拉撒,她没那么清高,为了节义忠孝,就要忍饥挨饿,吃糠咽菜。有好日子过,谁非得没事瞎折腾,弄的家败人亡、骨肉分离呢?
    尤其还牵扯到徐家。
    杜家不愿意扶持安王,徐氏虽然不高兴,但那毕竟涉及到皇储废立,也算情有可原,她能理解,可逼得六哥不得不离家出走,她对杜霜醉就没法不有怨言。
    杜景辰一下了就火了,朝着徐氏不悦的瞪起眼睛道:“你这是什么话?”
    他轻易不和徐氏动怒,相较于杜中玉来说,也算是开朗、明理的男人,不会故作深沉,把话和心事都憋在心里,和妻子相敬如宾。自两夫妻从成亲以来,也称得上是亲密无间,无话不谈,他偶尔会和徐氏说起外头的大事,也偶尔和她商量家里的小情,今儿倒是头一次动气。
    徐氏心里委屈,不由得就红了眼圈,她道:“事关公爹,我一个做儿媳的,确实不该妄加议论,可,可老爷和大爷你十年寒窗,究竟是为了什么?总不会为了竹篮打水一场空吧?”
    报效君王,泽被百姓,这都是大话,但手不离卷,刻苦用功几十年,起码也是为了留芳一世、光宗耀祖。现在这样成什么了?
    杜景辰直摇头叹息,道:“我一直以为你温婉柔顺,上孝下慈,是贤妻的典范,不想你也这般短见浅识。”
    他露出失望之态,徐氏心就是一紧,她咬着唇,声音里就带着哽咽:“妾所思所想,都是为了这个家,大爷便是不爱听,也该给妾身指出来,好让妾身明白到底哪儿错了,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指斥妾身不贤,妾……”
    杜景辰不理徐氏,思忖了一会,才对徐氏道:“你是不是对霜醉多有怨怼?”
    这一句话直中红心,徐氏就是一震,直觉想要反驳,可对上杜景辰那双坦诚直率的眼睛,她又犹豫了。如果今日不能开诚布公的交心,只怕杜景辰真的要对她失望了。他对她失望倒不会就此休弃了她,但难免厌弃,夫妻便再无从前的鹣鲽情深。孰轻孰重,徐氏是拎得清的。
    徐氏垂下眉眼,轻吸了一口气,忖度着言语,缓缓的道:“要说没有一点怨怼,那是妾身撒谎。对于霜儿的境遇,妾身也很同情……可她毕竟是杜家已经出嫁的女儿,如无意外,是要终老于楼家的。那儿才是她的家,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本。妾身知道爹娘和大爷都疼惜她,但毕竟日子要靠她自己往下过……”
    不可能什么事都找娘家吧?找也行,你别祸水东引成不成?
    徐氏偷眼打量杜景辰,见他并没有动怒,一颗心才勉强平定下来。杜景辰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如果易地而入,只怕我也这么想,就像六哥忽然出京……他是个男人,做事有自己的立场和选择,他想要做什么,绝对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而不是受了谁的鼓动和怂勇。”
    徐氏脸腾一下就红了。可见她那点小心思,杜景辰一直是知道的。她并不是愚昧不讲理的人,咬咬唇,低声道:“大爷说的有道理,是妾身关心过度,不免迁怒。”
    血浓于水,徐六爷那是她的亲六哥,说句难听话,旁人死或伤,她都不关心,可六哥受一点委屈和冤枉,徐氏都会觉得难过。
    但换过来讲,杜景辰与杜霜醉又何尝不是一母同胞的兄妹?他对她又何尝能放下心呢?即便杜霜醉一世无忧,杜景辰都要私下里担心,何况是现在她的日子过的如此波折从生?
    徐氏才要认错,就听杜景辰缓缓的道:“你有没有发觉,霜儿似是变了?”不等她回答,杜景辰又自嘲的笑笑道:“无论是谁,逢遭变故,性子都会有所变化,也就是因为这样,我才越发担心霜儿。楼家的事想必你也听说了……”
    徐氏点点头。楼家卖女求荣,是清流文臣最不屑的,但毕竟是楼家的事。
    杜景辰见徐氏没想明白,忍不住点透道:“他们对自己亲生女儿尚且如此,何况对霜儿?不是楼家行事过激,霜儿又何必在法恩寺投缳自尽?”
    徐氏被说的心中一凛,点头道:“妾身也这么想,可到底她有什么苦衷,妹妹又不肯说。”
    杜景辰冷笑。她不肯说,一是不信任徐氏这个嫂子,二则必然是事情紧要,说了无益,还会给他们招祸。杜霜醉一向文静乖巧,但她最大的优点不只于文静,而在于她从不给人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杜景辰道:“她不说,自有她的道理,她不欲我们做兄嫂的替她担心,是她的心意,可该我这兄长应尽的心意,也不能少一星半点。她说她在佚梅庵日子过的倒也清净悠闲,我便由着她。等忙完了这几日,你去瞧瞧她。”
    徐氏不敢犟,自然应承。
    杜景辰看过来,徐氏不禁有些心慌,只听杜景辰道:“想来你也听说了,皇后的病情一直反反复复的……”
    徐氏愕然不知如何应对,杜景辰已经收了话题,声音低下去,若有似无的道:“从来伴君如伴虎,前程固然重要,可为了不必要的利益之争,显然家人更重要……”
    徐氏当即出了一身冷汗。
    皇后凤体有恙,要说她私心里没盼着自己的外甥安王荣登太子之位,那是假的,可听杜景辰这口气,这份奢想,还是别存的好。

    第155章、外放

徐氏抽空去了一趟佚梅庵。
    丈夫如何看重这个妹妹,她心里有数,就算是为了自己着想,也不能得罪这个妹妹。徐氏尽量放下偏见和心结,尽量不以自己偏颇的态度看待这位小姑子,尽量对杜霜醉极为友好。
    谁对谁好,人自己是能感觉得出来的。不管徐氏是否真心,起码她愿意示好,杜霜醉便还之以敬。
    姑嫂见面,略事寒暄,杜霜醉亲近又不失尊敬的一一问过杜景辰和诚哥儿。
    徐氏笑道:“你哥哥很好,每天都很忙,对于职司上的事务必求得精益求精。诚哥儿又壮了,不只爬的又好又快,现在都已经能扶着栏杆站起来走一段路了……娘节前送了信来,说她和爹在家都好,叫咱们只管放心,不必惦记。爹虽闲了下来,心气倒好,和族老们商议了,打算振兴家学,正四处奔走,筹划着建书院、请先生呢。”
    杜霜醉眼睛一亮:“爹可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了。”她抿唇一笑,道:“有的事做就好,我就怕爹会心情失落,难免郁结……办学是好事,往小了说能教化族人,光宗耀祖,往大了说那可是利国利民,传承百世的大事。”
    徐氏笑道:“你们兄妹俩口气倒是一样,大爷也是这么说。”
    “真的?”杜霜醉又高兴又有点不好意思的道:“我没什么见识,就是觉得人都要多读读书才好,书可以增长见闻,书可以启蒙开智。书可以明辨是非,书可以立志明志……总之人只有读了书。才不会一味的蒙昧愚顽。所谓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徐氏心里颇不以为然。她一直认为,男人家读读书倒罢了,至于女孩子家,还是安分、柔顺些的好。要不然也不会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了。
    人的心性和聪明那是天生的,她并不觉得多读些书,就会使一个人更明理些,比如眼前这位小姑子,只怕书读的再多,也没法改变她的天真、任性。在生活中,女子温顺、本分、忍耐、宽容就好,书能做什么?
    可她当然不会表露出来。便只是笑道:“妹妹可惜是女儿身,不然很是该一心向学,不求治经安邦,哪怕只做个先生呢。”
    杜霜醉越发呵呵笑起来,连连摇手道:“嫂子你太瞧得起我了,我才读了几本书,就敢妄想做先生?为人师者,要传道、授业、解惑。不说别的,我自己尚且疑惑重重,不能自解。又何以解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