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到了古代去种田1-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河村离这儿不是太远,也就隔了十来里多点的路吧。坐着马车一会儿就到了,晚渝来过,杨石匠就是这个村的。
    “什么风将你老哥吹来了?”族长领着晚渝一行人来到一座农家小院停了下来,院子的门敞开着,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正坐在一棵桂花树下的石桌旁喝茶了。他瞧见老族长进来,连忙站起身迎接。“娃子他娘,表哥来了,快端些茶水过来。”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应声而出。她身上虽然是粗衣却收拾得十分麻利,头发也梳理得一丝不苟。
    “哎呀,原来是苏家表哥来了,你可是稀客呀。”她猛一见院子里多了许多人愣了一下,但是很快就反应过来,开始招呼客人坐下,自己则到屋里拿碗给大家倒了水。
    “好家伙,千溪村的族长、村长、里正都来了,有什么大事吗?”汉子半真半夸张地说,眼睛还若有若无地望了晚渝一眼。
    这是个精明实在的人,可以一用,晚渝识人无数,当即在心中给眼前下河村的村长一个判断。
    “不知这几位?”汉子没有把话说完,只是询问老族长。
    “这个是张卫山,那个是我的孙女苏晚渝。小孩家家的想过来瞧瞧热闹。”苏老爹也是个人精,没有直接说明来意。
    谁不知道苏家村的苏晚渝是种田能手,带着全村共同致富?这周围的村里人眼睛都是红的了。她跟着来的目的?想到这里,这个精明的族长对晚渝一行人更加热情起来,就是过来倒茶的族长夫人听到晚渝的大名,手都不自觉地停顿了一下,不过只是一下就恢复正常了。
    “咱们的关系也不用打哑谜,我来是想问问,你们村有哪些人可以用?”老族长的身份、关系摆在那里,有他问最好。
    “别得村我不敢说,但是我们村的都是品貌端正的。”汉子语气肯定地说。
    “你能不能请你们村长、里正过来聊一聊?”村长有些难为情地问。
    “好,孩子他娘你快点请人去。”汉子转身吩咐身边的妻子。族长夫人就飞快地过去请人了。
    一袋烟的功夫,里正和村长就被请来了。
    “好久没有见到你了,真是稀客呀。怎么到我们村来了?”下河村的里正招呼晚渝村里的,两人因为公事见面的机会比较多了。
    “是,有些小事。”一般来说,里正就是朝廷派下来管理、压迫农民的小官,这两个人很是正直,所以私下里还是很谈得来的。
    “你们千溪村可不得了了,现在在你们的带领下,生活那是越来越红火了,我们都眼馋着了。”下河村里正半开玩笑半是认真的说,上次蛮河带着村里到千溪村大石头,赚得银子几家分了以后,都比村里其他人家干几年的赚的还多了。更别提千溪村现在家家户户生活红火着了,自己村里有亲戚的,想去打听,可是人家的嘴像被缝起来似的,紧着了。
    “好了,我们都到齐了,你们有什么话就说吧?”下河村的村长也很年轻,瘦长脸。
    千溪村过来的人都不说话,一起转过头看着晚渝。其实,在路上来的时候,下河村村长和里正已经都知道晚渝的身份,到了这院子只是故意装着不知道罢了。
    他们也盯着晚渝等着她说话了,心里怦怦跳个不停充满了期待。
    “刚才族长说你们村人都很厚道,你们几个人能作担保吗?”晚渝不紧不慢地问。
    下河村几个头头互相对视几眼,然后就是静默,晚渝带来的人也没有做声。“如果可以的话,你们现在最好召开村里大会商讨一下,我是来招工的。在我们家干活最重要的就是忠诚,背叛我的下场可比死还要难受。”
    “好,我们现在就商讨。你们在家里随意。”事关本村、本族人的发展,汉子的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族长夫人给他们端上来一大盘的黄瓜,人也跟着出去了。
    农家小院里就只剩下他们自己的人了。“晚渝,你看这人怎么样?”张伯问。
    “看眼前还不错。”村里三个主要负责人都比较年轻,也很精明。一个好的领导人手下的兵应该也很不错。“我们就慢慢等着吧。”晚渝啃着手中的黄瓜。
    “你们也吃呀。”她招呼几个长辈,那些长辈在家里都是吃完西瓜、西红柿过来的,对这些黄瓜哪感兴趣,他们都兴趣缺缺地瞄了一眼就只顾喝着碗里的茶了。
    “现在没有外人了,还装什么装?都过来坐下吃瓜吧。”有了晚渝的解放令,夏荷等人立刻乐颠颠地跑过来坐下来,拿起桌子上的黄瓜啃起来。
    “没有家里的好吃。”月黄将口中的黄瓜咽下,很不厚道地评价。
    “是没有家里的好吃。”难得天成也赞同。
    他们在院子里等了大约两个小时,这时太阳都沉到地平线下去了,性急的蚊子都出来了,下河村的三个头头才回来。跟着回来的还有下河村的村民,小小的院落里站满了人,很多人挤不进来只得站在门外。
    大家目光炯炯地望着院子中坐着的那个小少年,热情的目光几乎能将晚渝融化了。
    “我们都商量好了,出了什么事随你处置。”族长代表大伙的意见表态。
    “回到家里不能议论工厂里的任何事,无论这个人和你怎么亲。在任何条件下也不能出卖我,哪怕是你的亲人的生命受到危险,你们能做到吗?”晚渝像老和尚问要出家剃度的人,声音悠长而严肃。“还要顶住亲人的压力才行。”
    “我们知道,也能做到。”有人大声回答,很多人跟着喊。千溪村的好日子大伙早就眼馋了,现在机会摆在眼前,谁不珍惜才是傻子了。
    “那好,一家一户过来签字。这一季赶不上了,下一季我会派人过来指导你们。过几天,会给签约的人家分发五十只小鸡子,派人教你们种蘑菇,不要外传。等村里的书院盖好了,你们的孩子就可以过去习字习武,还有我的工厂还要一些人。这些都等些日子再说。”写好的契约家里有的是,带来不少了。
    下河村的人都激动起来了也沸腾起来,太好了,终于要过上好日子了。
    “这些是你们的卖身契,想好了就签。不要被眼前的银子绕花了眼,要是你们签了后出卖了我的话,我就能卖了你,让你生不如死。”晚渝不得不提醒他们。
    “我知道,我家先签。”后面的人挤了进来,原来是杨石匠一家。他在千溪村干活的日子早就羡慕了,这样的生活才是人过的日子了。
    “我们接着。”先出来的都是在晚渝家做过工的石匠,夏荷、秋月等人将村民的姓名写上,让他们按上了手印。
    最后,连村长、里正他们都按了手印,晚渝这时想到了天朝安微的小岗村第一次分田的情景,眼前的这些村民们的心态估计和他们有得一拼。在贫困生活下的人民对幸福的追求和渴望是任何人都阻滞不了的。
    等所有人按了手印,这一忙就到了小半夜。好在外面的月光特别地亮,月亮的银辉照在大地上,一切的景物是那么的朦胧而美丽。
    晚渝和下河村谈好了两村之间荒地的问题,就谢绝了他们的挽留,一行人爬上马车着月光回家了。
    第二天清晨,杨石匠就带着人过来进山打石头准备盖书塾用。张伯、天成和天问等人坐着马车到了青州取回了近期赚得的银票。
    “爷爷,里正,我们一起到衙门将地契的事情办了。”晚渝催促着苏老爹和里正。
    苏老爹和里正赶忙爬上了马车。
    到了衙门,晚渝说明了来意,县老爷亲自过问,取出存档一查,两村之间的荒地还不少了,差不多有一千二百多亩了。不过这些荒地土质不是太好,价钱自然就不高了,连着边上的大青山,晚渝也买下了,这样一来,花了三千多两银子就搞定了。县老爷知道晚渝和王爷他们的关系,有心想巴结晚渝,让晚渝多交了二百两银子,将大青山后面的几个小山头一并送给了她。
    这天上掉下的馅饼让晚渝当场就乐呵起来了。
    “还有,村外的小山包,我想为村里做些好事,在那边建个小书院,让两个村的孩子有地方读书,不知这山头怎么卖?”
    知县装模作样地询问了里正和苏老爹,“既然你说为百姓做事,那就是为皇上分忧,这个小山头荒置也无用,而且也不大,你就给个一百二十两银子吧。”他在官场混的,简单的小事都上升到政治高度了。
    晚渝一盘算,外面的山要比里面的贵,一百二十两银子简直和白送的差不多,顿时心里乐开了花。场面话还是要说的,谢了知县一大堆好话,几个人眉开眼笑地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