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到了古代去种田1-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项工程做了两天,晚渝亲自进山,带着人小心地将一部分瓜苗和番茄苗移进筐中带了回来,她又亲手示范,交给大家栽培的方法。人多,一天也就结束了。
    在山里她又带着人在这边也种了一部分,以防大棚那边出什么问题。
    将瓜苗生长需要注意的事项写下来交给两边负责的人,她这才松了一口气。
    “晚渝,你看这样的肥皂行不行。”刚清静一会儿,玉流景和红腰他们就进来了,带来了很多的肥皂,还有一些瓶瓶罐罐。
    “给我看看。”晚渝惊喜地站起身来。
    这些肥皂从外形来看完全达标了,可不知效果如何?“紫袍,找些脏衣服过来试试。”
    紫袍跑到外面端来一盆脏衣服,大家在院子里围着看。“嗖、嗖、唰、唰”紫袍用肥皂洗了几件衣服给她看。
    这几件衣服有的是沾了油灰的,有的是干活的泥浆,可是每一件都洗得很干净。“公子,没想到这肥皂这么好使,你看衣服洗得这么干净,还不费劲。就是衣领、袖口都洗得干干净净的。”紫袍拿着衣服给她看。
    听了她的话,晚渝想到了现代一种洗涤产品的广告了,不过这种纯天然的肥皂比它强多了。
    “洗出衣服的味道都很好闻。”黄衣闻了闻衣服说。
    “太好了,这次做出了多少?”她问。
    “好几百块了。”月心回答。
    “通知村民,每家领两块试用一下。”她吩咐月石,“玉流景你真是好样的。”
    自从晚渝激动之下亲了他一下,玉流景一直是晕晕叨叨的,见了晚渝也有些不好意思。这会儿听见晚渝夸她,这丫的脸就有些红了。
    “不要不好意思呀,玉流景还真有你的。”夏荷不知道原因,还以为他变了性子,从来没有见过他扭捏的样子,有些不习惯。
    “还有你说的牙膏了,要不要试试?”他开始转移话题。
    “拿来我试试。等一下。”她跑进屋里,大伙不知她干什么,都疑惑不解。
    “用这个。”晚渝扬了扬手中的牙刷,这是上次的实验品。她蘸了一点牙膏,轻轻地刷了起来。不错,口腔中起了沫子,味道也很清新。簌了口,感觉口腔干净许多。“这个牙膏能用。你们也来试一试。”她热情地将牙刷分给在场的人,于是院子中出现了十几个人集体刷牙的壮观场面。
    “这样清洁口腔方便多了。公子,你真聪明。”夏荷刷完牙呼出一口气,闻了闻感觉真好。
    “比用青盐舒服,味道也好。”蓝带也呼了口气。
    “月石,你用得怎么样?”月石试用的是最差的一种。
    “还不错,比用青盐强多了,味道也好。”
    听了大伙的反馈意见,晚渝彻底松了口气。
    “回去可以再试试能不能用低廉的材料做出质量高的牙膏。成本太高的话,大众消耗就不高。最好人人都能消费得起。这些贵重的少做些作为特价商品卖就行了。”虽然平民花不起大价钱,但是如果人人都消费的话,数量那就是惊人的了。
    “我们这就回去继续试验。”绿意拉着蓝带就出去了,其他人也跟着出去继续奋发了。
    村民们在放工的时候每家领了两块肥皂,听了用完要反馈意见,都用起心来。东家就是好,有了什么好东西都让他们先用,等用好了,生产的时候,各家劳力就不会闲暇了,多好呀。
    地里的麦子渐渐发黄了,而秧苗却郁郁葱葱地繁盛起来。村民们还是像当初一样,每天都喜欢过来看看。不同的是,当初是好奇,现在则是满怀希望,看着这些秧苗一天比一天地精神,大伙也一天比一天地神气,他们彷佛见到了自家稻子丰收的情景了。
    西瓜、西红柿,晚渝对他们的生长是上了心的,几乎每天都过去看看。这些瓜苗和西红柿苗也没有辜负她的期望,长得很繁盛。
    “明天到各家收集尿,每隔三米就放上一桶。再用自制的喷壶将尿稀释进行叶面喷治。”晚渝看着瓜苗吩咐丁一山、王伯。“派人进山,让那边也这样做。”
    丁一山答应一声安排人手去了。
    地里的麦子越来越黄了,沉甸甸的,微风吹过就像黄色的海洋起伏,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小麦的香味。每家今年都是好收成,山里由于山风的缘故,这两天应该就能收了。
    晚渝让全村人到祠堂开会,“山里的麦子熟了,大家明天进山先收那边的麦子。收完后再忙这边的,等这边的麦子收了,正好接上山里栽水稻。山里山风大,秧苗也长得快,等山里结束,估计正接上这边。这季麦收过后,你们想歇下来的时间都没有了。家里面发明了很多种东西,麦收过后就要投入大量的生产,少不了你们有钱赚。”她的话得到是热烈的掌声。
    “大伙好好干,不要辜负晚渝的一片心意,再过几年。我们千溪村的名声传远了,大伙脸上都有光。”族长岁数大,说起话来却是铿锵有力。
    村民们都善意地笑了。“等我们的东西卖出名了,看谁还敢瞧不起我们千溪村。”有人喊。
    整个祠堂热闹起来,“孩子在学堂里吃,大人全到山里。”晚渝宣布。
    大伙赶紧回家准备工具了。
    第二天,大伙坐上竹筏进山了,很多人还是第一次进山,都被眼前的景色吓坏了。好家伙,这地看起来比村里的还要多呀。这麦子长得也颗粒大着了。
    蒋大亮等人已经在田里收割着了,村民们连忙下田动起手来。练武的孩子负责运麦子,浩浩荡荡的大军忙个不停。晚渝见此景想起现代爷爷、外公谈起的农业学大寨,估计就是这样。
    中午的午饭是夏荷他们烧的米饭,山里山外同时蒸馒头送过来,菜是卤好的下水和泡菜,好歹将几百个人吃的解决了。
    月舞他们有经验,在场上负责用脱粒机打粮食,二十来台的脱粒机一字排开很是壮观。
    五天的功夫,这边麦子就收完了,村民各自回家,准备迎接这边的麦收。山里这边人则负责用牛耕地,挖塘。
    少年少女都是练武之人,这两天将运粮作为训练任务。一个个夹着两袋小麦也不觉得累。连夜打粮,轮岗换人八天后麦子终于打完了。
    将所有的小麦收进仓里。这些少年姑娘也顾不得休息,又全拉到了山外。
    正赶上这边小麦熟了,村民各自忙自己家的,少年们齐上阵一起收割,开始还不熟悉,慢慢的速度就快起来了。这边的长工也加进来,中途不断有收完的村民过来帮忙,六七天工夫,地里的麦子也全进仓了。
    今年家家都增产,村里人个个喜得嘴都合不拢,赶上往年好几年的收成了,能不高兴吗?
    这还没有完了,又是全村总动员,壮力妇女进山准备开始栽稻子。
    少年们负责拔秧运秧苗,村民们见过晚渝家去年栽稻子,有模学样,将裤腿卷起来,弯下腰插起来。可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腿脚就不听使唤了,地里的泥经过水的泡,变得十分滑溜,人不自觉就往下陷。晚渝反复地、耐心地讲并做示范,大家好歹才学会。人们将线绳拉直了,一人一行开始比赛。有的手快,遥遥领先,有的人落后就有些着急了。晚渝就安抚大家,让他们不要着急,谁快的到头就去帮帮落后的,等水稻栽齐了已经是五天后了。
    整齐的秧苗像士兵一样挺直,村民看着这些秧苗都很欣慰,这些就是粮食呀。林明远等人已经将鱼苗放进了池塘里,这些小鱼在里面自由地游着,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再等田里的秧苗合拢,这些小鱼还得搬家,最后落户到田中的水沟里了
    村民们回到村子里,赶紧挖沟,翻地。晚渝家的牛这阶段也很辛苦,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等地整好了,秧苗也达到插秧的高度了,村里又是几天兵荒马乱的。十天过后,整个农忙终于结束了。村里所有的人也瘦了一大圈,但是没有人喊累的,都觉得这样的日子过的很充实,这是和往年不同的。
    稻田的管理也非常重要,秧苗栽下后六七天要施肥,这些肥都是晚渝指挥拌好的。撒多少也是按照她的要求去做的,地沟里的小鱼喜欢干净流动的水,这些水也是在晚渝指挥下统一排放的。
    等一切进入正轨以后,晚渝也瘦了一大圈,将苏老爹等人疼个半死,村民们看在眼中记在心里,家家对晚渝都是感激,连朱氏都安分了许多。
    鲍氏和苏大郎家见村里人全栽上了水稻,真是又生气又嫉妒。有心跟着学,可是秧苗都是晚渝统一育苗的,他们一点不知,也不敢拿一季庄稼做实验冒险去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