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贴身丫鬟-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有益处。
  夫妻二人又开始了长时间在书房伏案的日常生活。
  晚上用过晚膳,傅慎时去了一趟秦氏院子里。
  母子两人已经没有办法平静地说话,傅慎时过分的冷淡,常常激怒秦氏,但秦氏也无可奈何,只能一再降低自己的底线,选择妥协,再等半年,若红豆整整一年不孕,再看大夫。
  傅慎时从秦氏院子里回去之后,脸色微微沉郁。
  红豆在书房里,举着笔问他:“怎么了?又争吵了?”
  傅慎时关上门,淡声道:“我没与她吵。她还是那样……”
  红豆了然,又问:“夫人到底为什么这么着急?大嫂自己就生了三个孩子,其中就有两个哥儿,还不算庶出的还有两个呢,三嫂也是两个哥儿,这也算人丁兴旺了呀。”
  傅慎时嘴角微沉,摇摇头道:“人多有什么用。学里先生说大房四个侄儿天分一般,三嫂第二胎抓周的时候,抓的是个算盘,母亲很生气,说龙生龙,凤生凤,便巴不得家里赶紧再出一个,跟我小时候一样的孩子。”
  红豆趴在桌上哈哈大笑,秦氏很有远见啊,这就给他们的孩子盖章是“龙凤”了。
  傅慎时笑着道:“她还说要亲自教导,我立刻给回绝了,说我自己的孩子自己教养。”
  红豆浅笑道:“那你不是又趁机刺了她两句?”
  傅慎时淡声道:“我不过实话实说,她若真想要个天子聪颖的孩子,咱们的孩子就该放在你我身边教导。得了,不早了,洗漱去睡吧。”
  他朝红豆伸出手,等她过来。
  红豆丢了笔,起身牵着他一起往屋子里去。
  怀孕风波暂时揭过。
  傅慎时九月便调入了国子监,监里祭酒因为有政务在身,不掌事,国子监里的事,都压在他这个司业身上,如此倒也便宜。
  他与红豆二人不辞辛苦,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完善了国子监里的规章制度,小到出、罢时间,无一不足。
  红豆细化原有的学分制度,将国子监习业的六堂,根据不同堂的难易程度,设置了不同的学分和奖励,其中除了国子监原本就要发放给学生们的日常用具,比如笔墨纸砚和碳火,有向朝廷要了些“荣誉奖赏”,这些虽是虚名,但对于读书人来说,荣耀比实实在在的笔墨,更能吸引他们上进,再加上这些荣誉与将来他们出监入仕挂钩,必然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而这些对朝廷来说,一分银子都不花。
  另有其他手段不表。
  举业方面的事,则是傅慎时与国子监还有翰林院等许多贤儒,共同商议、调整、下定论。
  傅慎时的这一套规章制度,很快在内阁和皇帝手上通过。
  一月之后,傅慎时亲自和国子监里原本风评很好的博士、助教、学正等官员一起,带率性堂的学生,在率性堂实行了此制度。
  傅慎时有真才实学,是大业开国以来,唯一连中三元的状元郎,又是长兴侯府嫡出子,宁王的女婿,尽管他教学严苛,国子监的勋贵子弟,先是敢怒不敢言,偶有几个不服管教的,被他铁面无私地踢了出去。
  傅慎时辛辛苦苦和国子监里的官员们一起苦熬了大半年。
  次年,皇帝开了恩科。
  八月再次乡试,举国录取人数,一千一百五十七,京城录取了一百三十五名举人。
  率性堂一百三十二个学生,中了九十九个。
  尽管其中有三十个名额,是根据朝廷规定,必从国子监里取出来的三十个举人。
  但国子监里的监生能中九十九个举人,依旧是史无前例。
  乡试试卷都是弥封过的,评完了卷子,考官、评卷官拆阅之后,才知道这些考生大部分全是国子监的!
  其中很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北直隶的解元也是国子监的。
  科举从三十一年前乙卯科开始就有一项规矩,顺天府解元只取北直人,也就是说,京城的解元郎,只能取北直户籍的人,其他外来国子监的儒士、吏员、岁贡生等等,统统没有机会在京城取解元。
  这项规定,原是为了平衡北直隶与别省解元名额的比例,施行久了,别省考生难免心生怨怼。
  但这一次,虽然中解元的该监生是北直户籍,他的考卷一贴出来,所有考生心服口服。
  今科解元,众望所归。
  另有其他国子监的举人,文章水准也远超落第者。
  国子监一下子成为名副其实的顶级学府。
  傅慎时等人大受褒奖。
  其中中试者不乏勋贵子弟,世家大族家中看完了乡试的榜,发现自己家郎君竟然取中了,头一件事不是去置办酒席,而是往长兴侯府来道谢。
  傅慎时统统没见。
  另有国子监其他六堂的学生家里,挤破脑袋想托上傅慎时的关系,让他开后门儿,把学生放率性堂去,跟着他一起读书。
  傅慎时也统统没见。
  他这儿的后门打不开,旁人便想到了红豆身上,变着法往侯府送礼,红豆不爱应酬,也没见人,这些事全推给秦氏和姜氏去做。
  秦氏乐此不疲,瞬间焕发活力,一时都忘了催红豆生孩子。
  长兴侯府很是风光了一阵子,后又因一件事,傅慎时再次出了名。
  今年北直隶的解元郎不是别人,正是往昔傅慎时与红豆开发财坊时,不足十六岁便入入坊与人生事,后被赶出赌坊的于大伟,前任兵部左侍郎的小儿子。
  于家三年前遭了变故,于老夫人去世,于侍郎守孝两年整,正好那时候朝堂上经过疫病等风波,有些位置早换了人,等他再上任,哪里还落得到兵部左侍郎的官职,如今虽然还是正三品,手中权力却不如原先的兵部左侍郎。
  于大伟母亲去的早,家里是当家的是继母,最疼爱他的便是他的祖母,他祖母去世后,临终留下遗言,劝他发奋读书。
  于大伟便去了国子监奋起读书,正好一年前遇上了傅慎时进了国子监,他考进率性堂,在傅慎时手下读了一年的书,夜以继日,不辞辛苦,这才写得一手好文章,中了解元。
  于大伟发奋读书,并在傅慎时等国子监老师的教导之下中了解元之事,在京中传为美谈。
  于大人高兴坏了,带着儿子拜见了许多于大伟的恩师,只是听说傅慎时不见人,等了一段日子才带着于大伟登门道谢。
  傅慎时对于大伟这个学生很有印象,便见了他。
  于大人席间感激涕零,于大伟沉稳了许多,亦频频道谢,夸赞傅慎时定下的规矩十分好,后来喝多了,拉着傅慎时的袖子激动欢欣得流眼泪。
  傅慎时默默地拉回袖子,道:“倒不必都谢我,国子监的规矩,也不是我一人定下的。”
  于大伟又问,还有谁,傅慎时淡定道:“多半出于我夫人之手。”
  于家父子异口同声:“郡主???”
  他俩可是听说过的,郡主貌似做过丫鬟,竟也有这般见识?
  傅慎时可不知道他随口一说的话,第二天就传了出去。
  郡主师母的名声,在国子监也日渐盛大,学生们偶尔还以此私下调侃玩笑,说傅司业这么不苟言笑的人,郡主是不是也怕他。
  有人打赌,一般在外面凶巴巴的人,在家里都很怂。
  不过此乃傅司业与郡主私事,旁人也无可求证。


第138章 (大结局)
  乡试之后的时间过得很快; 眨眼就到了腊月。
  宁王送了一封家书回来; 信中简略说了他的日常起居,末尾特特问了一句; 可有外孙的消息。
  红豆本来读着信十分高兴; 看着“外孙”两字,便垮着小脸,对着信纸道:“没有没有没有!”
  傅慎时在旁看得发笑; 拿了她手里的家书; 牵着她往书房里去,道:“去给岳父回一封信。”
  红豆叹了口气,去年的时候,秦氏给他们请了大夫来看; 果然两个人都没有什么问题,但就是没有孩子。
  红豆倒也不是被家里人催生催怕了; 所以想生个孩子应付,而是她自己看着别人家的娃娃; 粉雕玉琢般可爱; 便想着若是有个孩子; 不论像她; 或者像傅慎时,肯定都聪明好看。
  傅慎时牵着红豆去了书房,提笔给宁王回信; 最末尾写了宁王最不想见到的四个字——尚且无孩。
  后来的两三年里; 两人还是没有孩子; 期间傅慎时升任了国子监祭酒,他俩对孩子的心思渐渐淡了,只想着随缘,倒是秦氏很上心,可她不敢折腾红豆,只是自己天天往隆福寺、三清观等寺庙道观里跑,京城里但凡是个神仙,都给她拜遍了。
  侯府几个哥儿也大了,县试、府试、院试都试过,勉强考到俯试,没有一个人能年少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