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贵子-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久,张小北又开始推出会员活动。书吧的会员有月度会员、季度会员和年会员,当然,时间越长越便宜。而且有书吧会员的不论是买书还是租书都有优惠。
  这一活动推出,又吸引了不少人来,不过大家办的多是月度会员和季度会员。年会员办的人比较少。
  不仅如此,张小北还组织并主持了几场文会,也算颇为成功。
  清远书坊渐渐地打响了名气。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
  两个月后,钱掌柜给张小北涨了一次薪水。由于孙明和小路跟着他一直忙里忙外,张小北为二人向掌柜的请功,钱掌柜也大方地给两人涨了一百文钱。孙明和小路对张小北是既崇敬又感激,从此以后,愈发死心塌地地跟着他混。
  张小北忙完书坊的工作就抽空读书,这两个月来,他忙里偷闲地读了不少书,不但自己读,还借回去给寻音读。
  张小北在府城混得如鱼得水的同时,张家也收到了他的来信。
  胡氏一听说儿子在府城要呆三年,心里既担忧又失落。儿行千里母担忧,他一个人在府城举目无亲的,她这个做娘的如何不担心?
  胡氏想起儿子在信中说他们也可以去府城看他,不觉又是心念一动。但她从来没出过远门,何况家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忙,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思来想去,她只能先跟女儿女婿商量商量再做决定。
  胡氏便叫来了张小草和潘云博,赵清河和小枝,甚至连赵清海和小叶也叫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次出差真是一言难尽,十二天跑了十个城市不说,还状况不断,先是我们团队里有人出了岔子,好容易解决,对方又出了问题,最后终于协调解决,导致比原计划延后了五天。让各位久等了,为表歉意,我发30个红包,安慰一下大家受伤的心灵。以后吸取教训,开文一定要有存稿,以防各种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


第104章 通信
  众人到齐后; 开始一起商量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 张耀祖正好不在家; 大家说话也就更方便。
  做为家中长女的张小草先开口说道:“娘; 我看小北是铁了心要娶黑妮,你跟我爹就别拦着了。”
  胡氏想起千里之外的儿子,眼圈不由得发红; 她语带哽咽道:“我本来也没非要拦着; 如今这种情况,我哪里还会说什么?我只希望他们两个能平平安安地就够了。”
  潘云博安慰岳母道:“娘; 你也别太担心,小北性子沉稳又聪明,就算出门在外也不会被人欺负的。”
  他们说话的时候,赵清河一脸地若有所思,轮到他说话时,他缓声说道:“娘,大姐; 大姐夫; 我觉得小北留在府城也未必不好; 咱们成新县文风不盛; 他这次去府城; 正好可以长长见识; 扩大一些交游,对他将来也有极有益处的。说真的,若不是放心不下小枝; 我也想去府城呆一阵。”
  张小枝连忙接道:“清河,你想去尽管去,我没事的。”
  赵清河看着小枝笑了笑。
  这时候,赵清海清了清嗓子,觉得该轮到自己上场了。
  他朗声说道:“依我说,小枝也可以一起去,干脆你们俩陪着婶子一起去看小北得了,家里的事我跟小叶帮忙看着。”
  赵清河听罢不由得眼前一亮,眼下小枝还没怀孕出远门也没什么不可以,而且有他陪着,再加好由镖局护着,路上应该很安全。再说了,小枝长这么大,也就去过县城,带她出去见见世面也挺好。
  想到这里,他看着小枝,用温柔的声音问道:“小枝,我觉得大哥说得对,你愿不愿意陪着娘去府城?”
  张小枝微微吃了一惊,“我、我也去?”
  赵清河笑着点点头:“是呀,咱们一起去。”
  张小枝想想自个长这么大还没出过远门,也不由得有点跃跃欲试。
  胡氏听到二女儿女婿陪她一起去,高兴是高兴,但也有旁的忧虑:“清河,你不是还在私塾教书吗?这么好的差事丢了怪可惜的。”
  赵清河道:“也没什么,以后再寻就是。”
  胡氏又道:“你们刚盖完房,手头紧,去府城花销太大了。”她手头倒是有些钱,可是若是他们跟着去府城,这一路上,两人肯定不会花她的钱。
  赵清河笑着答道:“娘不用替我们担心,这些日子我抄书挣了点钱,再说了,眼下天寒地冻的,上路不方便,不如咱们到明年开春后,天气好了再上路,到时候,家里的一切也安排妥当了。”
  众人都赞同赵清河的意见,也觉得等明年开春后再去府城比较合适。
  众人正在说话间,张耀祖回来了。他见家里聚了这么多,不由得一脸惊讶:“今儿是刮了什么风,把你们都给吹来了?”
  张小草快言快语:“是娘捎话叫我们来商量去府城看弟弟的事。”
  张耀祖不由得一怔,他不满地看了胡氏一眼,面色微微一沉:“我咋不知道你们要去府城?你没跟我商量就自作主张?”
  胡氏道:“这不正在商量嘛。”
  潘云博一看情况不对,赶紧说道:“是呀,爹,娘叫我们大家过来就是想一起商量商量。最后去不去还是得看爹的。”
  张耀祖听到大女婿的话,面色才稍有缓和。不对,对于要去府城这件事,张耀祖想也没想就说道:“府城那么远,盘缠太费,都别去了。那个不听话的小子他爱去哪儿去哪儿,反正他是翅膀硬了,我也管不了了。”
  众人面面相觑。
  这时,赵清河开口道:“爹,你老就别生小北的气了。其实我觉得他在府城挺好的,咱们这儿毕竟是个小地方,小北在这儿有志难伸,有才难展,他到了府城,说不定事业、学业都大有进展,三年后的乡试肯定能中,到时候,不说你老脸上有光,咱们整个张家,整个村子面上都有光彩。”
  赵清河的这番话,张耀祖倒是极爱听。他点头道:“要是三年后他能中举就好了,别像这次似的,灰溜溜地回来。”
  胡氏觉得这话颇为刺耳,正待反唇相讥,却被大女儿二女儿连连使眼色,她瞬间反应过来,这个节骨眼上激怒张耀祖是不对的,若是他执意反对她去找儿子,事情也不好收场。
  胡氏只好压着火,尽量好声好气地跟张耀祖商量道:“当家的,你看这样行不?我跟清河小枝一起去府城找小北,若是府城谋生容易,我们就在那儿找点活干,够吃住就行。要是谋生不容易,我们就一起回来。”
  张耀祖反问道:“那家里怎么办?”
  胡氏笑道:“家里不还有你吗?”
  张耀祖十分不情愿。胡氏也不再多说,一会儿,她好好去跟公公商量,一牵扯到孙子前途的事,公公肯定会点头答应,到时他若一答应,张耀祖是不答应也得答应。就算现在不答应,她有的是时间磨他。
  胡氏去请示老张头,果然不出他所料,老张头一想到孙子在府城孤苦伶仃,举目无亲,立即就同意了。毕竟,自从张小宝离家出走,张小北就成了张家唯一的希望。老张头自是把他看得无比重要,甚至连儿子都得靠边站。
  老张头还十分痛快地说道:“你们尽管去,家里头还有我呢,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动。”
  胡氏笑道:“还是爹最深明大义。”
  胡氏征得公公的同意后,便也不怕张耀祖闹别扭了。
  众人商量后,他们明年收完麦子就去府城。这说着说着就快过后了,满打满算也就剩下半年的时间了。
  ……
  张小北跟家里写完信后,迟迟不见回信,起初他有些焦急,不过,仔细一想古代的交通,他便也释然了。这信一来一回,怎么着也得好几个月,急也没用。
  他安下心来继续忙着清远书坊的事,现在书吧和租书屋已经步入正轨,不说卖书,单就租书和书吧每月的收入就不少,再加上三五不时的文会,诗会在书坊举行。清远书坊的名气越来越大,张小北的名声也在小圈子里逐渐传开。这期间,钱掌柜又给他涨了两次薪水。不久,张小北又建议书坊开始自己印书,卖一些其他书坊没有的书。其实清远书坊以前也自己印书,但因为生意一般就停掉了。但张小北目光独到,又会营销,书坊每印一本书,就能在府城小圈子里掀起一阵风潮,书卖得极快。
  连续卖了两套畅销书后,张小北自觉有了底气,便跟钱掌柜提出分红事项。他说我上有七十岁的爷爷和老父亲老母,另外还要攒钱买房娶妻,府城米珠薪桂,居此大不易,我这点薪水不行啊,请掌柜的涨薪水。而且他还提出新的薪水标准,即他拿一部分底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