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意佳婿-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们本来也乐呵,有心情为熊孩子们解惑,但是翻来覆去的话说多了,他们也无聊了,三个小家伙的嘴不停的说话,嗓子又大,堪比魔音穿耳,吵得众人脑仁疼。
    刘青那一点睡意,全被他们折腾没了,看众人一副不堪其扰,又因为今儿是好日子,不想过于拘泥孩子们,便强忍的模样,她忍不住敲了敲板车,拿出杀手锏:“好些天没背诗了,明儿就要进学堂,趁着大哥还在,你们赶紧过来温习,有什么不懂的,也好叫大哥给你们指点指点。”
    闹腾得正欢的熊孩子们顿时一脸傻逼,反倒是不知如何拿他们是好的大人,一个个欣慰的点头,“青青说得对,明儿就去学堂了,可得好好准备了,不许丢延宁的脸。”
    熊孩子们的魔音穿耳,秒变成郎朗的背诗声,之前还低声说话的大人,这会儿啥也不干了,一脸欣慰而自豪的听着自家孩子背诗,明明什么也听不懂,点头却点得很整齐,好像一切尽在掌握的样子。
    然而作为这个主意的建议人,刘青刚享受安静下来的氛围没多久,渐渐又被羞耻的感觉包围了。
    今儿是正月十六,昨儿刚过完元宵节,大家伙都从过年的气氛中走出来,该干正事的要干正事了,这会儿进城去的人家,不仅是刘家,甚至说很多很多,越往前走便发现路上越热闹,可想而知,在这个大家都在埋头赶路的队伍中,忽然出现一阵朗朗的读书声,是一件多么突兀和尴尬的事。
    不过可能也只有刘青一个人觉得尴尬。这年头,不是人人都念得起书的,对刘家人而言,供了一个大的去城里有名的书院,本身就是件很令人自豪的事,现在又要供几个小的去私塾,成就感更是爆棚了。
    这么多孩子都去念书,对他们而言,眼下辛苦是辛苦了些,但是等孩子们都出息了,就是他们该享福的时候了。一想到那个时候,刘家人就克制不住的喜悦。
    本朝崇文,百姓也受风气影响,对读书人十分尊敬,此时听见几个孩子奶声奶气的在背诗,虽然他们听不出好坏,但是流利又连贯的声音,他们还是听得懂的,可见孩子们启蒙的日子不短了,一时间皆好奇又羡慕的循声看过来,想知道哪户人家命这么好,养了这些聪明的孩子。
    刘家人收获了一路的羡慕眼神,终于到了城门口。
    熊孩子们已经背得口干舌燥。
    许是实在无聊,等熊孩子们背完所学的诗后,刘延宁又现场即兴教学,教他们新背了好多首,不然以他们肚里那点墨水,是没办法显摆几个时辰的。
    到了城门口,因为要排队进城,在官差面前,百姓都很自觉,安安静静的排着队,都不敢大声喧哗,刘大爷也叫孙子们暂时把背诗的声音停下来,就等着进城了。
    今儿排队进城的人多,守城的士兵审问得又仔细,因此到刘家这儿,已经过了一刻钟。等得久是久,这个时候进城的,都是有正事的,耽搁了不少功夫,但官差都是大爷,没人敢抱怨。
    进城费是按人头算的,这个时代还没有儿童半价那么人性化的规定,刘家今儿来了将近十来个人,刘大爷交了一笔十分可观的进城费,才招呼大家牵好孩子,跟紧他们进城。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通过城门口这段路,并没有上车,都牵着自家的牛,一步一步走过去的。
    走到一半,在前头带路的刘大爷忽然停了下来,刘青正疑惑着呢,想要探着头去瞧,就已经听到一个略熟悉的声音,正在热情的招呼他们:“刘叔,蒋婶,你们来了。”
    刘大爷也十分惊喜,连连问:“水根?你怎么在这儿?”
    “我爹说刘叔今儿搬家进城,要过来凑个热闹,讨杯酒喝,我们兄弟几个不放心,索性一起跟着来了。我们家离城里比刘叔家近,先到了一步,城外人太多,就在城里头等了。”
    刘大爷听到这话,连忙伸头张望:“亲家公也来了?在哪儿呢?”
    正在后头一手拉一个熊孩子,生怕他们跑丢的蒋氏,听到安水根的话,也连忙放开了小孙子,叮嘱了李氏和刘青看牢他们,便快步走到前头。
    那头,安水根的兄弟正陪着一个老爷子往他们这边走来,安家的兄弟过年都来刘家吃过饭,刘青也认得,那么毫无疑问,走在他们兄弟中间的老爷子,就是安大爷了。
    “亲家公,你怎么来了?也不提前带个信,我们都没半点准备。”刘大爷热情的打招呼道。
    “我是过来凑热闹的,要啥准备?”安大爷也十分爽朗的回道,又问他们,“听说你们那儿来城里要好几个时辰,这个时辰到,想必大早上就出发了,早饭吃了没?”
    “吃了吃了。”安大爷的样子一看就知道,他们要是说没吃,一准儿要帮着张罗,刘大爷连忙拦住他,忙不迭的回道,想了想又道,“我之前也想请亲家公过来,就怕正月里忙,亲家公走不开,这才没请,来了也好,咱们两老头好多年没见了,今儿好好喝一杯,也算庆祝我家延宁搬家。”
    刘大爷和安大爷俩老爷子一见如故,话题根本说不完,刘大爷就坐到安家的牛车上去继续聊了,安大爷一手牵着自己的小外孙小六,一边还十分热情的拉着刘延宁要去他车上,“延宁啊,你也喊我一声外公,外公就厚着脸皮应下了,这么多年不见,让外公好好瞧瞧你。”
    安家这次帮了他们这么多忙,刘延宁心里也是感激的,并没有拒绝安大爷的话,乖乖跟着他们去那边的牛车上了。
    进了城,感觉同乡下就是不一样,城里有些路仍是泥石路,有些却是石板路,路上人来人往,牛车在行人中穿梭,熊孩子们见这场景,都没心思调皮捣蛋了,眼花缭乱的瞧着城里的景象,很快便到了他们租的屋子。
    因为屋子在巷子里头,巷子有点小不好赶车,还不如走路快。急着去新家的众人,便都从车上下来了,脚步匆匆的赶在前头,剩下几个负责赶车的慢悠悠跟在后头。
    刘大爷和安大爷因为有好多话说,便速度很慢的走在后边,刘延宁在旁边作陪。
    蒋氏性子急,这会儿归心似箭,生怕自家整理好的屋子,不在的这几日被人撬了锁,屋子弄得一团糟,恨不得立马飞过去看,但又被这七拐八拐的巷子搞糊涂了,有些记不清路,便拉了刘青过来:“青青,你记得怎么走吗?”
    刘青点点头,蒋氏便把她推到前面去:“你走前边,帮我们带路。”
    一边带路的刘青,一边听蒋氏抱怨了一路:“也不知道这城里的屋子怎么造的,七拐八拐的巷子,叫人怎么记得住?还有,这里头这么多屋子,却没瞧见几户人家,要是有那杀千刀的吃恰子过来,都找不到人帮忙了……”
    走在前面的刘青却忽然停下了脚步,看着对面敞开的院门,顿时有点怀疑蒋氏的嘴巴,蒋氏刚说到小偷,她就发现自家新租的屋子大门敞开。
    刘青都被吓了一跳,古代的县城这么乱,光天化日之下就有人入室偷盗,门都不关一下的?
    蒋氏见刘青停了脚步,不由问道:“青青,咋了?”
    刘青还没说完,对面的院子出来一个女人,正惊喜的看着他们:“娘,大嫂,你们到了。”
    来人正是刘大姑,刘大姑说完,又朝里头喊道,“孩子他爹,小妹和妹夫,爹娘他们到了。”
    随着刘大姑的话落音,大姑父和刘小姑夫妻都出来迎接了,两个姑父帮忙赶车,刘大姑和小姑迎了众人进院子,因为安家人也过来了,又张罗着给客人端茶倒水。
    屋里摆着点心,熊孩子们却没有进去,因为大姑父刚帮忙停了车,就从屋里拿了一挂鞭炮去,按照传统,搬家是需要很多流程的,因为是租的屋子,就省了很多讲究。
    但鞭炮却不能不放。
    大姑父刚拿了一挂鞭炮去院子里,熊孩子们就眼巴巴跟着出去瞧热闹了,因为大人都在,蒋氏也就没有拘着他们,叮嘱了一声别乱跑,就把女儿和媳妇拉到灶房去了,蒋氏先问两个女儿:“做了几个菜了?”
    “就炒了几个青菜,把碗筷又烧开水洗了一遍,您上回说大菜留着等你们过来做,我跟小妹就没敢动。”
    刘青听了几耳朵,忍不住拉了她娘的袖子问:“娘,大姑和小姑也是今儿来的?”
    “是啊。”李氏点了点头,笑道,“咱们家离得远,赶到城里都中午了,中午还做饭招待客人,委实忙不过来,所以前儿搬完东西,就把钥匙给你姑父了,他们离得近,可以早点过来帮咱们张罗。”
    刘青点点头,心想老一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