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意佳婿-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刘延宁看她魂不守舍了好几日,才出言劝慰道:“娘,你不是时常担心青青的亲事吗,现在景行上门提亲,又是知根知底,岂不正好?”
    “侯府这样的门第,知根知底也没用啊。”李氏忐忑道,“江公子怎么会来咱们家提亲,他日后不会反悔吗?”
    刘延宁一听,就知道他娘并不是反对这么亲事,只是出于对贵族阶层天然的惶恐不安,也确实,古人有诗云,“侯门一入深似海”,谁也不能保证妹妹嫁进侯府后,就一定能过上他们期待的舒心日子。
    只是,人生本就充满了不确定,身份高贵如皇帝的女儿,也有夫妻感情不顺的时候。
    往好的方面想,他与师傅关系亲密,就等于和侯府紧紧绑在了一起,只要这层关系不变,看在他的面子上,侯府也不会怠慢妹妹。当然刘延宁没有这么直白的告诉李氏,他只是说起江景行对他妹妹的别有用心,从一年前就开始筹划了,“……我也是近来才得知的,早在咱们进京的时候,他就争取了老夫人他们的同意,那时为了不耽误我参加科举,才拖到这个时候提起此事。”
    “景行对青青也是用心良苦,相信他会好好待她的。”
    刘延宁难得为江景行说一次好话,可惜刘青对此事一无所知。
    “这么说来,青青也是有福气了。”李氏想起当年她嫁给大郎,公婆也是不同意,因为她爹娘早逝,唯一的兄弟也跟着去了,人们都说全家都是被她克死的。而那个时候,刘家是村子里最富裕的人家,住着亮堂的砖瓦房,还有十几亩良田肥地,嫁进他们家可以说是下半辈子都不愁吃喝了,大郎那会儿从不缺媒人上门,可他偏偏瞧中了自己,不顾公婆反对,也要娶她进门。
    大郎还在世的时候,她也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公公为人正直,婆婆性子虽有些刻薄,但是有大郎护着,她也没受什么磋磨,后来生下了长子,公婆对她的脸色也一日日好了。她想若不是大郎早逝,公婆应该早就对她摒弃前嫌,而不是等到延宁考取了功名以后。
    作为一个人过来人,李氏知道,女人过得好不好,还是要看丈夫,就像延宁说的,江公子瞧中了他们家青青,日后才会对她好,光是这一点,就胜过许多盲婚哑嫁的夫妻了。
    想到这些,李氏才慢安下心来,只是还有一点不放心,“你说侯府老夫人他们……真的也同意吗?”
    刘延宁淡定的笑道:“真的也好,假的也好,两日后就知道了。”
    “也是……”李氏抿唇,“幸好你妹妹还不知道,他们要是中途反悔,也不耽误咱们找别人。”
    刘延宁笑了笑,心想他妹妹和江景行私底下通信都不知道通了多少回,她哪能不知道此事?不过他也没有对李氏说这些,因为没有必要,这事已经没什么悬念了。
    去殿试之前,刘延宁就从他师傅那儿得到了准信,不仅是江景行和他妹妹的事,还有师傅他们对他的要求,或者说是规划。师傅的意思是要他殿试照常发挥,获进士出身,之后的馆选中才要更加努力,争取被选入翰林院。
    作为读书人,刘延宁当然知道翰林院的重要性,那里几乎是全天下读书人向往之地,想要入阁拜相,翰林院是必经之路。不过通过馆选入翰林院,只会是无品级的庶吉士,三年以后才有可能胜任编修等职,而他现在是新科状元,被天子恩赐直接入翰林,任从六品修撰,远远超出了师傅,或者说是侯府对他的预期。
    侯府尚不知他有此番造化,只要他被选入翰林院庶吉士,两家结亲一事就能定下来,如今他成了新科状元,侯府应当会更满意才对,怎么也不能临时变卦。
    刘延宁对此已是把握十足,要不然也不会提前向李氏和刘延林他们透露。
    这几位“知情人士”非常有默契的瞒着刘青这个当事人,正好因为刘延宁高中状元的喜气还没有消散,家里头一个个精神抖擞,来来去去不知道在忙碌些什么,刘青还觉得很正常。
    一时大意,刘青直到提亲的人都上门了,才得到消息。
    依着惯例,侯府请了官媒一块上门,本来是要媒人先来打探消息,合一合生辰八字,再把婚事定下来,不过两家人现在都有默契,江景行等待这一天也等待已久,再不想耽误下去,干脆就一道办好了。
    江景行一上来就直接提亲,侯府的态度也很诚恳,虽然江景行的母亲没来,他父亲江二爷和江远辰都一同到了,有两位长辈陪同,自然能彰显男方的重视。
    刘家见这场面,上到主子下到仆人,几乎人人都喜不自胜。
    口齿伶俐的官媒发挥特长,把江景行和刘青这一对即将定亲的新人夸得天花乱坠,其实刘青连人都没出来,提亲也好,定亲也好,似乎跟她本人都没什么关系。
    直到两边家长交换了信物,亲事才算定下来了,江二爷和江远辰还有事,他们就先走了,江景行这个准姑爷顺理成章的留下来吃午饭,这才有机会见上刘青一面。
    刘青也是措手不及,不知道家里全瞒着她一个人,以为江景行现在还没回来了,没想到一个上午的功夫,她的身份就变了,从未婚少女变成待嫁大姑娘,两辈子头一遭啊,刘青心里有点小复杂。
    不过江景行下手快又快的好处,他现在是名正言顺的进出刘家大门了,从江南带过来的玩意儿,京里的稀奇物件,一趟趟往未婚妻家送,谁也拦不住他讨好未来媳妇。
    遇上刘延宁不在家的时候,李氏就好说话多了,不仅留江景行吃饭,还会给两个年轻人提供独处的条件——当然是在客厅里,或者院子里,他们一眼能看得到地方,想要关门进屋是不可能的。
    不过,就算每天“约会”小片刻,他们相处的时间也要比这几年加起来更多,能够和小丫头牵牵小手,谈谈心事,江景行已经心满意足了。
    可惜他在京里逗留的时间不多,过几日又要返回江南,江景行现在只能抓紧时间,一天恨不得去刘家十趟,这让侯府本来有心嘀咕的人都明白了,这桩亲事到底是谁稀罕谁。
    这一天,江景行给刘青带来了一个不算好的消息,“我娘昨日进宫,请娘娘赐了个教养嬷嬷。”
    刘青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这教养嬷嬷和她有什么关系,手就被人紧紧握住了,江景行眼神温柔的看着她,“你先忍一忍,过两年咱们成亲,她也管不着了……”
    原来这个教养嬷嬷是给她请的?刘青恍然大悟,她说怎么这次定亲顺利的不可思议,二太太居然一句话也不说,原来后招在这儿。
    刘青倒也不是不能理解二太太的行为,在侯府住了一个多月,足够让她看清侯府的环境,看似尊贵的侯夫人,娘家兄弟竟然只是个五品知府,世子夫人又是侯夫人的亲侄女,相比之下,二太太的娘家,和她师傅的岳父家世,就要比侯夫人娘家高出一大截了。
    尤其是江景行的外祖家,要说简在帝心,江宁侯府不一定比得过他们。
    自古女人多攀比,二太太出身高贵,想来平日在妯娌面前也是高人一等,江景行又是她的骄傲,连侯府的老人都说,当年老侯爷在世时,最喜欢的是江景行,而不是嫡长孙,如今的世子爷,可见二房在很多地方都压了大房一头,可如今他们刘家的家世,连世子夫人的一半都比不了,二太太咽不下这口气太正常了。
    只是连老夫人都发话了,丈夫儿子也不跟自己一条心,二太太的反对毫无作用,所以请宫里赐了教养嬷嬷下来,二太太大概铁了心要把刘青往“名门淑媛”的方向打造了——不管怎么样,她儿子绝对不能娶粗鄙的乡野村姑。
    说起来,二太太也不是完全不变通之人,她的想法是没错,就是苦了刘青,本来就不喜欢受拘束,现在又被押着学规矩,宫里娘娘亲赐的教养嬷嬷,说出去都是荣幸,他们家只有感恩戴德的份,根本由不得刘青有丝毫敷衍。
    不过这是后话了,至少在江景行离京之前,教养嬷嬷还没有下来,刘青也就能躲一天是一天。
    江景行前后加起来,在京里也不过住了十来日,正事办完,喜欢的姑娘成了自个的未婚妻,又培养了感情,他现在可谓是春风得意,也该回老家准备最后的院试了。
    童试过后,第二年还有乡试,江景行都准备在祖籍参加,所以尽管他们订了亲,可以光明正大的见面,但还是架不住距离遥远。唯一比较方便的,就是他们现在恢复了通信。
    连见面都成了奢侈,成亲就更不知道还在何年何月了,至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