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门女的秀色田园-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个豆沙包。

如此过了半个月,突然有一天,在京城就多了一家小小的包子铺,一缕香包子铺。每日里,包子铺门窗上的板子一卸,三个伤残男人走出来分别吆喝一句“酱肉包子出锅”、“灌汤包子出锅”、“豆沙包出锅”,然后转身回铺子里擦拭桌椅,等着客人上门。

如此一来,很快便有大户人家的小厮或婆子带了食篮子进门,买了包子或豆沙包匆匆离去。同时,食客会陆续上门,点上一碗热乎乎的蛋花汤或小米粥,再点上包子或豆沙包,来一小碟铺子里配的小咸菜,美美地吃上一顿。

而厨房里负责配包子馅儿和豆沙馅儿的,是一个左腿截肢的中年男人。他的身边,总跟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是他的儿子,负责为他递东西和里外传话兼照顾他。厨房里帮忙包包子和包豆沙包的两个妇人,一个是他的妻,一个是外边三个伤残伙计中的其中一个的妻。

这家店的掌柜,坐在特制的有轮子的木椅上,衣着不华贵,身上却透着一股子的贵气和优雅,长相也很出色。每日里,总有十名人高马大的侍卫晨间护送这位掌柜过来,午时过后再护送回去。

十二月十九,早起时天空飘着零星的雪花,到了午时,竟下起了鹅毛大雪。因下大雪的缘故,一缕香包子铺里的客人并不多,只有零散的几个常客。

一身贵气的掌柜坐在柜台后头,噼里啪啦地打了一阵算盘,抬头问店内的伙计们,“你们谁要回乡过年?”

三个人都说不回,表明家里没人可挂念的,孩子也交给了稳妥的人来照顾。

掌柜的点头,吩咐道:“东家的意思是,你们若不回乡就将各自的孩子接过来,在铺子里过年。年后,若是想留孩子在身边,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你们别耽误了东家的活计,还能顾好孩子就成。”

三个大男人正激动地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只听门响了,厚厚的帘子掀起,铺子里有客上门。他们赶紧动起来,迎接客人。

进来的是步七和步语嫣。

步七一边解开身上的斗篷交给铺子里的伙计,一边说道:“二哥,快上包子和热汤,我饿了。有酒没?有酒烫上一壶。”

步语嫣站在门口,让小杏拍打身上的雪花的同时,嘴里也不闲着,“二哥,我要吃豆沙包和酱肉包子。”

坐在柜台后的掌柜温文一笑,“你们两个,怎么又来了?古姑娘的铺子早晚得让你们两个给吃穷了。”

兄妹两个大咧咧地占据离柜台最近的桌子坐下,异口同声地道:

“吃穷了谁,也吃不穷古姑娘”

“吃穷了谁,也吃不穷舒姐姐。”

说罢,兄妹两个对视一眼,大笑出声。

那几个常客对此已经习惯,结了账各自离去。

不过片刻,步五和步六结伴而来,对着掌柜喊了声二哥,然后敲已经埋头吃包子的弟弟妹妹的头。

在京城下着鹅毛大雪的时候,辉州的康溪镇却是个晴好的天气。

古府的田庄上,今日杀了六头猪,猪舍里还剩五头大肥猪。男人们正忙着砍肉、剔肉骨头、收拾猪头猪蹄以及清洗猪内脏和猪肠子。女人们都在厨房忙活,跺葱花的、切酸菜丝的、切萝卜丝的、洗了白菜切片的、大锅里小火炼油的……

青舒带着自己的两个丫鬟,先是去菜窖看了眼存下的白菜、萝卜,之后去看已经腌好的七十大缸的酸菜,心里琢磨着是和豆芽卖一样的价,还是要卖的更高一些。

无论豆芽还是酸菜,今年是第一年上市,价格贵些无可厚非,因为面向的消费群体是富人。明年冬天,价格肯定往下落一些,虽然有人会学着做,但她的人嘴严,正确的方法传不出去,味道就不一定对,她还可以保持一年的高利润。至于往后,她想让酸菜变成同现代一样寻常百姓家冬日的必备菜,不会再指着它赚钱。

青舒刚走出放酸菜缸的屋子,吴管事就寻了过来,说是前头来了人,自称是彥公子派过来的,先去了府上,后经管家指点找到此处,指明要见她。

青舒想到托付周伯彥的珍宝阁做的金钗与金步摇,忙去了前面会客。

周大昌,年近四十的瘦小男人,衣着并不华贵,但衣裳的料子却是暗色的绸子。他说他奉彥公子之命来到康溪镇,一为古府送来年礼,二为带了厨子过来向古府厨娘学习如何用酸菜做菜,三为拉走酸菜。说明来意,他递上一封信。

青舒的眼里当时就冒了火光,周伯彥那厮居然还没忘了要酸菜那茬,实在讨厌。当小娟接了信,递过来的时候,她拿到手并火大地撕开封好的信皮,抽出里面的信,抖开,然后一挑眉。原来,信里夹了一张两千两的银票。

青舒承认,她很财迷。两千两的银票,使得她眼中跳跃的火光迅速灭了一大半,心说:算你识相。

她将银票拿开,看信的内容。只见上边用龙飞凤舞的字体写着,务必请她收下银票,并教会他派过去的周厨子如何用酸菜做菜的方法。还有,他要求她至少匀给他一半的酸菜,让他的人拉回京城,他会感激不尽。至于她交托的东西,师傅们还在改正,让她再等些时日。

看罢信的内容,想到字里行间还算言词恳切,青舒决定不与银子过不去,便应下这事,请周大昌和周大厨留下,中午在庄子上吃杀猪宴。

因为要调配猪血,许三娘今日也被抽调到了庄子上。等猪血调好,妇人们便由许三娘指挥着灌血肠。灌好血肠,三分之二拿去冻上,剩下的三分之一分派了两个人煮上,占用了一口大锅。

旁边的一口大锅里,两个卸成两半儿的大猪头已经煮上,只等熟了捞出来,在汤里下高粱米,熬上粥。

又有一口大锅,里面煮上肉骨头,当肉骨头半熟的时候,就可以下切好的酸菜了。

到中午的时候,一切准备的差不多了,只差炒菜一项。

于是,在前头为周大昌和周大厨专摆一桌,等下由吴管事坐陪。

青舒平日来的时候用的小院子里,也摆了一桌。这里,她要带着自己的丫鬟吃。

淋了佐料的猪肝,切丝调味好的猪耳朵,热炒过的猪肺子与猪舌头,肉骨头炖酸菜,肉片炒酸菜,切成薄片油煎的猪血肠摆上桌,吴管事便招呼周大昌和周大厨上桌,让人倒了酒,一边喝酒吃菜,一边有一句没一句地说话。

吴管事见这两个非常热衷于酸菜,只吃酸菜,却不吃酸菜中的肉,便想到青舒说过的话,笑道:“两位觉得这菜如何?”

周大昌笑答,“没话说,走南闯北去过许多地方,第一次吃到这样的菜,好味道。”

周大厨也附和,“味道没话说,这菜放到大户人家,比那大鱼大肉都要受欢迎。”

吴管事笑道:“这话说的好。富贵人家的主子们是吃惯了大鱼大肉的,尤其碰上春节,日日都吃油腻的大鱼大肉,肯定很想吃解油腻的菜色。不过,这季节,又没几样可吃的青菜,厨子们定是头疼的厉害。”

周大厨点头称是,然后问桌上这特别解油腻、又让人胃口大开的菜到底是什么。

吴管事等的就是他们问,“这便是酸菜。”

周大昌夹菜的动作一顿,很快面有喜色地道:“哈哈……今日我们老哥儿俩可是有福了,公子都没吃过的酸菜,倒是先便宜了我们老哥儿俩。”

周大厨眼睛冒光,眼睛便粘在了酸菜上,嘀嘀咕咕起来:“原来这就是酸菜,好……果然不出所料……酸的有味道……好菜,是好菜……”

酒足饭饱,一下桌,周大厨就催吴管事赶紧安排厨子教他做酸菜,那心急火燎的样子,让周大昌看的直摇头,直笑话他猴急。

吴管事便笑着安排起来,让他明日午前到古府,到时候府里的厨房会安排好一切,再教他。

这事一说妥,周大昌和周大厨便告辞,回镇子上下榻的客栈。

青舒又不喝酒,比他们更早吃完午饭下桌的,更是比他们早一刻多钟拉了一车的猪肉和零碎东西走的。

回到府里,在院中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摆下两个大缸,四头猪的肉码放进去,盖好,用重物压上。拉来的一大缸酸菜放到厨房隔壁的杂物房里,一盆肉骨头炖酸菜、两根猪血肠搬进厨房。

许三娘洗了手,赶紧生火,将肉骨头炖酸菜倒在锅里热上,两根血肠放到屉上蒸上,又拿了昨日蒸好冻起来的白面馒头和豆沙包各二十,同样放到屉上蒸。

因为青舒走前都交待好了,府里倒是没谁真的饿着,都是吃了些糕点之类的垫过肚子的。

青舒一回来,青阳便跑过来,追问她有没有带血肠回来。

青舒捏一下他的鼻子,“带了,带了,等会儿一热就端来给你吃。”

青阳高兴地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