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婚然天成-第7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禾父无奈地瞅着她,叮嘱道:“你这话可别往外说,要是传到老林俩口子耳里,又有的吵了。”

    “你以为我是大喇叭啊,你在家说一句,我就传外头去了。”禾母佯嗔地睨了丈夫一眼,“我早说了,老林一家做事都那么不厚道,迟早遭报应。看吧,报应不就来了?”

    接着撇嘴说:“他们家那铺子,早该关了,早前是靠抢我们家生意才开起来的,可着劲地压价压价的,压到最后专柜那儿不仅挣不到钱恐怕还赔进去不少。附近的居民问他们定做家具,不好好把握还把价格开得天高,有几家宁愿多跑点路到我们这儿来订货了……也是,拆东墙补西墙嘛,不从居民那儿挣一点,铺子怎么开得下去?现在和祝继涛闹翻了,专柜的路子彻底堵死了,居民生意又被他们自个儿搅地得罪光了,只有关门倒灶的份!”

    见禾母越说越激动,禾薇忙劝道:“妈,咱们边吃边说吧,再不吃,鱼要烤糊了。”

    “对对对,先吃饭,吃饭!老林家的事好坏都不干我们家的事。”禾父酒意上头,憨笑地说道,“我们家啊,俩孩子出息,生意节节高,家里一年比一年好,你上什么火呢?真是……来,尝尝你女婿孝敬的蓝莓酒,味道真不错,冰镇过,比那洋鬼子产的啤酒都好喝……”

    禾母被逗笑了,横了丈夫一眼,笑骂:“那还用说!没听薇薇说嘛,这酒还有那些山货,都是从长白山区问山农买来的,价钱贵着咧!今儿你闺女下厨烤了个鱼,给你喝一瓶,平时可不能天天喝。照你这喝法,别说到过年,下个月不到就能给你喝没了……”

    “嘿嘿嘿……”禾父挠着头憨憨地笑。

    禾薇看着爹妈温馨的互动,抿唇直乐。

    有时候她不免感慨,当初重生的家庭如果不是禾家,现在不知会是怎样的光景。

    然而人生没有如果,而她也无比庆幸投生在禾家——有这样一对即便是在穷得叮当响的年月,除了埋头苦干,从不红脸闹架、怨天尤人的父母;还有个即使身处逆境也依然抱着乐观的心态积极生活的兄长。有亲人如此,夫复何求!

    ……

    在家的日子总是很充实。

    尤其今年,禾薇家还多了套新房子在赶工。

    爹妈两个,一个别墅、厂子两头跑,另一个家和铺子两头顾。禾薇主动想帮她娘分担点活计,说由她来看店吧,结果遭到了她娘的嫌弃,直接把她赶回家去了。

    禾薇回头和贺少将吐槽这个事:“……你当初不也是新手嘛,不照样帮他们看了将近一个月的店?”

    贺擎东轻笑:“我帮他们改的价,可是帮了他们大忙。”

    禾薇:“……美得你!”

    看店的任务最终还是没轮到她,主要是禾母担心她一个小姑娘留在店里看守,被附近那些流里流气的小青年欺负。

    这附近的混混青年越来越多了,这也是俩口子想趁早把别墅的工期赶完的原因,好早点搬家。

    禾薇见她娘执意不让她去店里,也没坚持,反正在家帮爹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一样的,譬如中饭、晚饭都由她操刀上阵。

    虽然一开始禾母也不同意,怕她伤到了手或是哪里晕血神马的,可架不住闺女太积极,她还没回家呢,闺女就已经把一桌子菜做好了,她和老禾同志到家吃现成的就行,有时连碗筷都不用拿,到家只要洗个手,就能上桌吃饭。

    这种感觉不要太窝心。再比较老林家那不懂事的闺女,或是梅龙桥娘家即使嫁了人、生了娃依旧让爹妈操心不断的外甥女,禾母更觉得自家闺女贴心、懂事,和禾父一样,做起活来也更有劲了。

    禾薇偶尔也会跟着她爹去别墅看看进度。

    每次去都会拍几张照片或是短视频,回头发给贺少将欣赏,并附言:“……这是我的房间哦,爸妈给我选的这款墙面漆可爱吧?那些家具都是我爸厂子里的师傅自己打、自己雕的哦,手艺很不赖吧?”

    贺大少看完总会摩挲着下巴暗搓搓地想:下回他和小妮子的婚房,也要这样搞、那样装,看她选择住娘家还是自家……

    ……

    一晃,就到了八月。

    禾薇在家的日子没几天了,和钱多多、徐小青约好八月十八号飞京都,带她们在京都玩七天;贺少将的生日也越来越近,生日礼物却还没着落,禾薇便跟爹妈说了一声,抽了一天去遇古巷淘宝了。

    到了遇古巷,还能不去毓绣阁啊。左手一袋长白山山珍,右手两瓶蓝莓酒,顺道去拜访了陶掌柜。

    陶德福老早就备好了一份送她高中毕业兼保送华大的礼物——一块二十年份的陈年普洱茶饼,市面上五位数都不定买得到。

    “陶叔你真是太了解我了!”禾薇抱着茶饼开怀笑。

    “那是!”陶德福得意地咧嘴笑,“你这丫头喜欢啥我还能不知道?别的都不馋,就馋茶!”

    禾薇俏皮地吐吐舌:“那是因为陶叔这儿的好茶特别多。”

    “嘿!这都被你猜到了?哈哈哈!”陶德福爽朗大笑,“不过还是欠了你一样。你拿到高工证了咋不和我说一声咧?要不是老板提起,我都不知道你今年报考了。”

    禾薇腼腆地笑笑:“这有啥好说的呀,想要从事这一行,迟早要通过的嘛。”

    “也就你喜欢低调。要搁我店里那些中级绣工们,通过了高工证,欢天喜地地在店门口放挂鞭庆祝都有可能。”

    其实陶德福还说轻了,中级绣工和高级绣工,别看中间就隔了一道门槛,这门槛却不是一般的高,两者的待遇差别也不是一般的大。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绣工,拼命了地想要拿到高级绣工证。从中级到高级,除了物质待遇上有差别,同时也是证明他们在刺绣界的等级象征,或可称“精神待遇”。

    至于拿到了高工证的绣工们,往往会在中级绣工面前不自觉地流露出高人一等、没有他们就仿佛“缺了萝卜不成席”的骄傲感。譬如当年的于雅君,就是个再鲜活没有的例子。

    可饶是如此,依然有很多绣工,勤勤恳恳做上几年、十几年的绣活,还是只有中级绣工的资质。

    只能说,这道门槛实在太难跨越了。尤其是第一次考,就顺利通过高工资质考核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而像禾薇这样,年满十八岁第一次考就拿到高工证,完了还这么低调的,更是凤毛麟角。

    然而,禾薇清楚明白得很,她能一举拿下高工证,不是因为她多么有天赋,而是她前世就点亮了这门技能。讲的难听点就是作弊啦,不低调点怎么行!

    干笑地岔开话题:“我那不是运气好嘛。对了陶叔,这些给您和婶子吃。天麻是蒸熟晒干了的,没熏过硫磺,所以样子有点难看。”

    天麻和人参一样,新鲜的比较难保存,因为容易发霉生虫。一般山农们挖到天麻后,都会用笼屉蒸一下,也不能蒸太熟,手摸着有点软就行了。夏天日头猛直接搁太阳底下晒干就行。若是冬天,就要借用炭火烘。晒干、烘干的天麻,不仅能保存得久点。拿去卖,也能卖个好价钱。

    陶德福这才看到禾薇手里提着的不是什么京都特产,而是卖相极好的木耳、红菇、榛蘑等山珍,最珍贵的当属祛风湿、强筋骨的神药——天麻,讶然惊叹:“哟!这东西不便宜吧?商场里买的?”

    “不是,回家前去了趟长白山,问当地的山农们收的。”禾薇老老实实地把遇到高友正、并跟着他去三里屯收了一皮卡山货的事说了。

    陶德福有感而发:“外头都说长白山的正宗野货高价也难买到,谁知山里头却是这么个情况呢。说来说去,还是路太远。很多东西加上交通成本,不贵也贵了。”

    “所以我跟高大叔约好了,等高大嫂平安生产后,由他专门帮我收购山农手里的野山货,到时咱们自己吃不完,开个专柜卖怎么样?”(未完待续。)

第612章 店没开先打广告

    开山珍店的想法,禾薇早在高友正家时就有了,只是一切还不成熟,她也就没说。

    主要是怕高大叔俩口子听了先是激动的不行,后续万一因这因那的问题最终没有开成或是开起来后效果没他们想的那么好,反而会失望。

    倒不如等一切安顿好了,让高大叔先按部就班地收些正宗的野山货过来,确保货源稳定了再实现这个想法也不迟。

    不过在陶德福跟前,禾薇也没什么顾忌。

    左右长白山的山珍和毓绣阁的产品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