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婚然天成-第6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始森林里的树不都得是几人拉手才能合抱的参天大树吗?海岛上最粗的我看都不需要合抱,一个人就能轻轻松松搞定。你确定那样的背景,能拍出你想要的效果?”徐太子惊奇了,完全没考虑过三万块能买到的小海岛还能租给剧组当拍摄现场。

    “这不还有特效一说嘛。”蒋佑铭不以为然地摆摆手,“你们看国际大片是不是特带感、特别恢弘大气?其实好多镜头都是在室内用特效拍出来的。”

    他才不说是为了享受海岛幽静又悠闲的慢生活才突然灵光一闪、想到去岛上拍摄的。原始社会的题材也是在岛上定的,就在发现淡水潭的那天,脑洞陡然一开,突然想拍丛林冒险或是远古社会生存之类的戏了,相信拍摄过程一定很带感。

    而第三天迎来的一场不大不小的阵雨,更是他敲定来岛上拍摄的催化剂。

    雨后的空气多清新啊,负氧离子爆棚。如果在这样的环境里住上一段时间,身体肯定贼棒。什么鼻炎、什么支气管炎,统统莎哟哪啦不再见!

    听他这么说,众人都无语了。同时也表达了对蒋大导演红果果的嫉妒。

    助理小童也从吐槽转变到乐见其成:蒋导去拍戏,自己肯定跟着去啊,虽然岛上物资稀缺,但胜在环境好,闲的时候还能钓鱼、抓蟹、挖牡蛎。

    当然,如果没有淡水潭或是徐太子等人预备建造的木屋区,他还不会这么积极。有了淡水不缺的淡水潭以及度假用的木屋,饮用水和住宿两项得到解决,住上一个月他都乐意。可见内心之强大啊。

    蒋佑铭主雇俩心情松快地离开了。

    目送着他们的背影,徐太子摊摊手,送上门来的生意接不接?还用说嘛。

    “回去就规划!”

    大伙儿也提上分到自己户头的“战利品”回家了。

    别说,这趟出门,带回的战利品那是杠杠的。关键是没花一分钱,全都是岛上找来的野货。

    禾薇数了数,单水果就有十来种:葡萄、椰子、山竹、莲雾、荔枝、芭乐、芭蕉、甘蔗、红毛丹、桂圆、百香果等。

    最多的是葡萄。本来椰子兄可以获胜的,可岛上的椰子树随处可见,大家吃的实在太多了,就象征性地家人带了几个,没多摘。葡萄也许是品种问题,也或许是他们发现的那个位置还没被海鸟发现,所以保存的比较完整,每个人约莫能分到六十斤。俩口子组合加起来有一百多斤了。除了新鲜吃,还能再酿几坛葡萄酒出来。

    好在返程的时候,除了大大小小的方便袋,还有不少整理箱、泡沫箱空出来了,不然哪有那么多容器来装这玩意儿啊。

    其次是甘蔗。也是到了成熟期,汁多且甜,而且较葡萄更容易保存。捡几根韧劲很足的枯藤,六根一组扎成捆,扛上游艇的储藏间,不用担心会不会烂。

    不过甘蔗分量重,一根就有四五斤,每人两捆别看只有十二根,分量不见的比葡萄轻。考虑到搬运问题,哪怕坡地上还长着很多甘蔗,大家也没多拔。再者,总得给岛上的鸟类、虫子们留下些过冬的粮食吧。优质的生态环境可不能因为他们的加入而破坏了。

    除了葡萄和甘蔗,其他水果就没这么好运气了。不说很多都过了成熟期,即便有挂枝的,也被鸟啄食的差不多了,挑卖相好的摘了些,在岛上以及返程路上零星吃了一点之后,能分到一两斤算不错了。

    除水果之外,每人还分到了十几斤野木薯、三四十斤油橄榄。

    野木薯倒是比较方便贮存,拔出来甩掉泥巴,搁太阳底下稍微晒晒干,随便往哪里一扔就行了,用不着什么容器。大不了回头雇几个钟点工把游艇内外清洁干净了。

    油橄榄就比较麻烦了。虽不像葡萄那么容易碎,可毕竟那么小的个儿,即使用行李箱拖上了游艇,后续呢?放哪里?行李箱回头可是还要塞日常用品的。

    就在大伙儿犹豫着要不算了、油橄榄这次就别带了,别看毛五百斤的油橄榄体积那么大一堆,榨成橄榄油其实没多少,约莫五六十斤吧。

    贺擎东托江宜舟从德国进口的那台全自动榨油机,出油率已经是同行中算高的了,依然就这么点。好在榨出来的油品级一等一的好,绝壁是市面上买不到的。

    就为了那人手四斤的橄榄油,大伙儿也是蛮拼的,想方设法地打下了一堆油橄榄。可紧接着傻眼了,因为没容器装啊。给跪了!

    还是蒋佑铭脑袋一拍、想出了个主意,问禾薇:“小禾,我看你微博上晒过你自己编的竹笸箩,这儿竹子没有,软藤条到处都是啊,不如你教我们编些筐子怎么样?”

    众人(除贺大少外)热切的目光齐飒飒地投向禾薇。

    禾薇被盯得不好意思,硬着头皮说:“我尽量试试。”

    实在是心中没底。想当初跟她爷爷学,就学了点皮毛,怎么给筐子起底都还懵懵懂懂的。

    不过也可能是压力催发了动力,藤条一拿到手上,几下摸索之后,真的被她编成功了底部。之后就快了。而且在她看来,藤条粗粗的、软软的,比篾竹更好编一些,反正不求美观,能凑合着把油橄榄运回京都就成,所以编起来速度很快。

    于是那天下午,在沁人心脾的阵雨造访之前,一行人你教我、我帮你地现学现编地合力整了六个大藤筐出来,试了试承重量,居然还不错。

    第二天其他人继续探索小岛,留在扎营地负责垂钓并养精蓄锐的两名保镖同志,得闲时又编出了四个藤筐,可算是给摘下来的那堆油橄榄们找了个新家。

    回到京都后,大伙儿把这十筐油橄榄送去了微农场,说是榨成橄榄油后,分他们三斤就行,多的权当加工费了。

    贺大少无所谓多点活计,反正具体的也不是他操作。

    正好,微农场里那四棵老年份的油橄榄树挂的果也成熟了,本想等小菜地里的萝卜、番薯丰收时,再带小妮子过来采收、顺便带她看新的榨油机榨油的。可惜出去玩了几天,整个十二月的假期都被他挪用了,不定哪天才抽得出空陪她来农场,索性当天就让工作人员采了一起榨。

    海岛搬来的油橄榄出油率很高,四百九十斤鲜果子竟然榨出六十一斤特级初榨油,创了微农场榨油史上的新高。

    贺擎东给徐太子等人一人分了四斤,多余的五斤当加工费。大伙儿皆大欢喜。

    微农场自产的四百多斤油橄榄,出油率比海岛产的低,但也有四十斤。考虑到今年还要给“入会”家庭赠送适量橄榄油,农场出品的暂时先留着。自己那四斤份额提两斤回贺宅、另两斤孝敬贺迟风俩口子。小妮子的份额加那五斤加工费,全数寄去清市孝敬丈母娘了。

    收到橄榄油的禾父禾母固然对市场行情不了解,但架不住高兴啊,逢人便夸毛脚女婿有什么好东西都不忘他们。

    直到来别墅认门的水果店老板娘说橄榄油很贵的、好的橄榄油得好几百一斤呢,顿时手足无措了,哪里还舍得用啊。还是禾薇电话里说这油是农场自己榨的,不花钱。禾父禾母才敢继续用。

    但不管怎么说,年节未至,贺大少就已成功地在丈人、丈母娘跟前刷了一次好感。(未完待续。)

第580章 贺大爷脸皮厚了

    充实的海岛自由行结束后,男人们因着返程路上敲定的岛屿建设计划忙碌起来。

    女士们继短暂的休整后,也重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

    一切复又回归正常作息。

    禾薇在十二月的第二个双休日,迎来了她准备已久的高级绣工技能考。

    七点半,禾曦冬来到女校接她。

    五天七晚的海岛自由行,禾曦冬还是在吃到宝贝妹妹带自海岛的热带水果才知道,之前一直以为她在闭关练习刺绣,不然他才不放心让她去咧。心酸得不行:有了贺某人,自己这个哥哥真的靠后站了啊。

    不过听妹妹描绘了海岛的详情、又听说贺某人几个打算合伙买一艘游艇,以后一起去什么的,心思也跟着活泛起来。

    以至于贺擎东给他打电话、嘱咐他接送路上注意安全,相当爽快地应下了,要搁以往,怎么滴也得端端大舅子的身份吧。

    接上妹妹,禾曦冬手刹一松,直奔华大。

    考场就设在华大艺术学院刺绣楼。

    该楼是继最近那届刺绣pk赛之后,毓绣阁全额赞助建造的,宗旨是扶持华夏传统手艺。

    只不过谁也不知道顾大老板隐藏在幕后的真正心思:乃是为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