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05-张氏医通-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肉(酒蒸) 山药 肉桂 杜仲(盐酒炒。) 泽泻(盐水炒。各一两) 沉香(另研。五钱) 
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侵晨温酒下。俗本尚多白棘、菟丝、磁石、阳起石四味。 
安肾丸 治肾虚风袭。下体痿弱疼痛。不能起立。 
肉桂 川乌头(炮。各一两五钱) 白蒺藜(炒。去刺。) 巴戟天(去骨。) 薯蓣(姜汁 
炒。) 茯苓 石斛(酒炒) 
川萆 (炒) 白术 肉苁蓉(酒浸去腐) 补骨脂(炒。各四两八钱) 
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腹盐汤。临卧温酒下。肾脏为风寒所袭。所以不安。故 
用乌头、蒺藜祛风散寒之剂。风去则肾自安。原无事于温补也。其他桂、苓、术、 、脂、戟、苁 
、斛。虽曰兼理脾肾。而实从事乎祛湿利水。只缘醉饱入房。汗随风蔽。所以肢体沉重。非藉疏通 
沟洫。病必不除。因仿佛地黄饮子而为制剂。彼用地黄、菖、志、冬、味、萸、附以交心肾之气。 
此用蒺、 、术、蓣、骨、脂、乌头以祛坎陷之风。与崔氏八味丸。迥乎不同也。四乌 骨一芦茹 
丸。(素问) 治气竭肝伤。脱血血枯。妇人血枯经闭。丈夫阴痿精伤。 
乌 骨(四两。即乌贼骨) 芦菇(一两。本草作茹芦。即茜根。) 
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 内经之方不多见。仅 
仅数方。世都弃置不 
讲。况甲乙太素误作 茹。致王太仆亦作 菇性味训解。所以目睹其方。究竟不识为何物尔。尝考 
本草二味。并皆走血。故内经以之治气竭伤肝。血枯经闭等证。丸以雀卵。饮以鲍鱼汁者。取异类 
有情。以暖肾调肝。则虚中留结之干血。渐化黄水而下矣。后饭者。先药后饭。使药力下行也。惟 
金水二脏。阴虚阳扰。喘嗽失血。强中滑精者禁用。以其专主温散。而无涵养真阴之泽也。 或问 
乌茹芦。俱搜血之品。如何可治血枯经闭之疾。答曰。夫血枯经闭。非纯虚而经绝不行也。良由 
气竭肝伤。干血内结。以故营血不能内藏。如胸胁支满目眩。血结肝部也。闻腥臊妨于食。血结胃 
脘也。出清涕。胃气衰而浊逆清道也。凡崩淋胞痹诸证。若沃以汤。上为清涕。皆阳衰不能灌注精 
微。败残之液。悉化为涕。得汤气蒸而上走空窍也。是知血枯经闭。心以清理干血为首务。故金匮 
治五劳虚极羸瘦。内有干血。用大黄 虫丸。由此而推。胞痹精伤。亦必清理败浊为首务。盖大黄 
虫丸。一派破瘀之味。较乌 芦茹丸之搜血。猛竣白倍耳。 又问雀卵以时而生。急需未可必得 
。奈何。答曰。大匠在乎绳墨。不拘物料。皆可成器。雀卵功专暖肾。如无。雀肉煮捣可代。鸡卵 
及肝亦可代。鸡属巽而肝主血也。活法在人。可执一哉。 
花蕊石散(局方) 治气虚血凝。瘀积壅聚。胸膈作痛。宜用重剂竭之。 
花蕊石(五两。碎。产硫黄山中。状如黄石。中有黄点如花之心。故名花蕊。近世皆以玲珑如 
花蕊者伪充。欲试真伪。 过置血上血即化水者真。) 硫黄(二两。) 
上二味。同入炀成罐内。盐泥封固。 一伏时。研如面。每用二钱。食远童便调服。妇人产后 
血逆血晕。胞衣不下。或子死腹中。俱宜服之。瘀血化为黄水。然后以独参汤调之。 
十灰散 治虚劳吐血咯血。先用此遏之。 
大蓟 小蓟 柏叶 薄荷 茜根 茅根 山栀 
大黄 牡丹皮 棕榈皮(等分。) 
各烧灰存性。纸裹盖地上一夕。食远服二三钱。童便调下。 花蕊石散为破血之峻剂。功专化 
血为水。而世畏其峻。罕能用之。葛可久言。暴血成升斗者。宜花蕊石散。若病久涉虚。及肝肾二 
家之血。非其所宜。且与十灰散。并举而言。不分寒热主治。所以后世不能无误用之失。当知十灰 
散。专主火炎上涌之血。倘误用以治阴邪固结之证。为害犹轻。若误用花蕊石散治血热妄行之病。 
为患莫测。况血热妄行。十常八九。阴邪固结。十无一二。所以举世医者病者。俱畏之如蝎。遂致 
置而不讲。乃致一切阴邪暴涌之血。悉皆委之莫救。岂其命耶。 
瑞金丹 治虚劳吐红瘀结者。 
川大黄(酒拌。炒黑至黄烟起为度) 真秋石(各一两) 
上杵为细末。煮红枣肉为丸。小豆大。空腹簿荷汤下二钱。瘀在心包。不时惊悸。面赤神昏者。 
加真郁金三钱。(皮色如梧桐子纹皱者真) 瘀在胃。吐血成盆者。犀角地黄汤送下。 
童真丸 治虚劳吐血。气虚喘嗽。 
真秋石 川贝母(去心。等分) 
上二味。煮红枣肉为丸。空腹薄荷汤下二钱。 如脉虚气耗。加人参。若脉细数为阴虚。禁用 
人参。加牡丹皮。脾虚溏泄。加山药、茯苓、炙甘草。 
龟鹿二仙膏 治督任俱虚。精血不足。 
鹿角胶(一斤) 龟版胶(半斤) 枸杞(六两) 人参(四两。另为细末) 桂圆肉(六两 
) 
上五味。以杞、圆煎膏。炼白蜜收。先将二胶酒浸。烊杞圆膏中。候化尽。入人参末。瓷罐收 
贮。清晨醇酒调服五六钱。 
聚精丸 治肾虚封藏不固。 
鳔胶(白净者。一斤。碎切。蛤粉或牡蛎粉炒成珠。再用乳酥拌炒则不粘韧) 沙苑蒺藜( 
五两。乳浸一宿。隔汤蒸一炷香。晒干勿炒。) 
为细末。炼白蜜中加入陈酒再沸。候蜜将冷为丸。不可热捣。热捣则胶粘难丸。丸如绿豆大。 
空心温酒或白汤下八九十丸。忌诸鱼牛肉。 张景岳加五味二两。 
大补黄庭丸 治虚劳食少便溏。不宜阴药者。 
人参(一两) 茯苓(一两) 山药(二两) 
上为末。用鲜紫河车一具。用河水二升。稍入白蜜。隔水熬膏。代蜜为丸。空心淡盐汤下三 
钱。 
巽顺丸 治妇人倒经。血溢于上。男子咳嗽吐血。左手关尺脉弦。背上畏寒。有瘀血者。 
乌骨白丝毛鸡(一只。男雌女雄。取嫩长者。溺倒。泡去毛。竹刀剖胁出肫肝。去秽。留内金。 
并去肠垢。仍入腹内。) 乌 骨(童便浸。晒干为末。微炒黄。取净四两) 
茹芦(去梢。酒洗。切片。净一两。即茜根) 鲍鱼(切薄片。四两。) 
上三味。入鸡腹内。用陈酒、童便各二碗。水数碗。砂锅中旋煮旋添。糜烂汁尽。捣烂焙干。 
骨用稣炙。共为细末。干山药末调糊为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百劳水下。(百劳水见。 
百劳丸下。) 
乌骨鸡丸(秘旨) 治妇人郁结不舒。蒸热咳嗽。月事不调。或久闭不行。或倒经血溢于上。 
或产后褥劳。或崩淋不止。及带下赤白白淫诸证。兼疗男子斫丧太早。劳嗽吐红。成虚损者。 
乌骨白丝毛鸡(一只。男雌女雄。制法同巽顺丸) 北五味(一两。碎) 熟地黄(四两。如血 
热。加生地黄二两) 
上二味。入鸡腹内。用陈酒、酒酿、童便于砂锅中煮。如巽顺丸。 
绵黄 (去皮。蜜酒拌炙。) 于术(饭上蒸九次。各三两) 白茯苓(去皮。) 当归身( 
酒洗。) 白芍药(酒炒。各二两) 
上五味。预为粗末。同鸡肉捣烂焙干。骨用酥炙。共为细末。入下项药。 
人参(三两。虚甚加至六两) 牡丹皮(二两。酒净。勿炒) 川芎(一两。童便浸。切晒) 
上三味。各为细末。和前药中。另用干山药末六两打糊。众手丸成。晒干勿令馊。瓷罐收贮。 
侵晨人参汤或沸汤送下三钱。卧时醇酒再服二钱。大便实者。炼白蜜为丸亦可。 骨蒸寒热。加九 
肋鳖甲三两。银柴胡、地骨皮各一两五钱。经闭。加肉桂一两。崩漏下血。倍熟地。加真阿胶二两 
。倒经血溢。加麦门冬二两。郁结痞闷。加童便制香附二两。沉香半两。赤白带下。加真川萆 二 
两。四制香附二两。蕲艾一两。白淫。倍用参、 、苓、术。按乌骨鸡丸。诸药皆平常无奇。而调 
经最验。盖鸡属巽补肝。尤妙在乌骨益肾。变巽归坎。甲癸同源。兼滋冲任也。孙真人云。自古名 
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贵人贱畜。至于爱命。人畜一也。如白凤膏、乌骨鸡丸等方。为 
虚损门中调经要药。在证治之所必需者。不得已而用之。以人命至重。非 飞蠕动之比。苟有他方 
可以代充取效。尤为曲体天地好生之心。倘用之无济。徒伤生命。以为财利之谋。仁人君子。谅不 
为之也。 
逍遥散(局方) 治肝气抑郁。寒热咳嗽。月事不调。 
柴胡(七分炒。) 白术(蜜水拌蒸。一钱) 茯苓(一钱) 甘草(炙。八分) 当归(一 
钱) 白芍(酒炒。一钱五分) 
陈皮(略去白。八分。干咳用蜜制) 薄荷叶(五分) 煨姜(三片) 
上九味。水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