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05-张氏医通-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矾枯为末。和牙皂末拌匀。每用四五分。吹入鼻中即吐。 浊气风涌而上。则清阳失位倒置。故 
令暴仆。以此先治其标。使咽喉疏通。能进汤药便止。若欲攻尽其痰。则液无以养筋。令人挛急筋 
枯。此为大戒。 
舒筋三圣散 治口眼 斜。左急右缓。血脉受邪者。 
当归 肉桂 延胡索(等分) 
为散。每服五钱。水煎去滓。早暮各一服。 
参归(三圣散) 治风中血脉。左半肢废。口目左 。 
舒筋三圣散去延胡索加人参。 风中血脉。急需流布营气。营行脉中。便不当泛用风药。所 
谓血行风自灭也。至于左半肢废。气血不能营运。延胡耗血。胡敢轻试。必藉人参引领当归、肉 
桂。何虑虚风之不散乎。 
正舌散 治惊痰堵塞窍隧。肝热生风。舌强不正。 
蝎尾(去毒。滚醋泡。炒。三钱。) 茯苓(一两。姜汁拌晒。) 
为散。每服二钱。温酒调服。并擦牙龈。日三度。面赤。倍蝎尾加薄荷半两。每服四钱。水煎 
。热服取汗效。 
解语汤 治中风脾缓。舌强不语。半身不遂。 
防风 天麻(煨切。姜汁拌焙。) 附子(炮。各一钱五分。) 枣仁(炒研。二钱五分。 
)羚羊角(镑。) 观桂 羌活(各八分) 甘草(炙。五分) 
水煎。入竹沥半杯。姜汁数匕。服无时。脉虚。加人参。 
祛风定志汤 治心虚惊悸。不能言。 
防风 枣仁(炒研) 人参 当归(各一钱) 远志肉(一钱二分) 橘红 菖蒲 
南星(泡) 茯苓(各八分) 羌活 甘草(炙。各五分。) 生姜(五片。) 
水煎。服无时。 
甄权防风汤(千金) 治偏风。 
防风 芎 白芷 牛膝 狗脊 萆 白术(各三钱) 
羌活 葛根 附子(外台。作人参) 杏仁(各六钱) 薏苡仁 石膏 桂心(各九钱。) 
麻黄(一两二钱) 生姜(两半) 
上十六味。水煎。分三服。并针风池肩 曲池支沟五枢阳陵泉巨虚下廉各一。凡七穴。一剂觉 
好。更进一剂。即针一度。九剂九针即瘥。灸亦得。 
薏苡仁汤 治中风湿痹。关节烦疼不利。 
薏苡仁(一两。姜汤泡) 芍药(酒洗) 当归(各钱半) 麻黄(去节) 桂(各八分) 
苍术(去皮。芝麻拌炒。一钱。) 甘草(炙。七分) 生姜(七片) 
水煎。服无时。若自汗。加石膏。烦热疼痛。加酒黄柏。厥冷拘急。加熟附子。 
升麻胃风汤 治胃风能食。手足麻瞀。目 面肿。 
升麻 当归 白芷 葛根(各六分) 苍术(制。八分) 麻黄(去节。) 本 
羌活 草豆蔻(研) 蔓荆(子。研。各四分) 柴胡 黄柏(姜制。各三分) 甘草(炙。五 
分) 生姜(三片) 大枣(一枚) 
水煎。食远服。 按风入胃府。大便清血四射。用人参胃风汤之桂、芍祛之内散。风入胃经。 
面目 动。面肿者。用升麻胃风汤之升、葛、麻黄辈祛之外散。不可不辨。 
犀角升麻汤 治风热头面肿痛。颊上如糊。咽喉不利。 
犀角(镑。三钱) 升麻(一钱五分) 防风 羌活(各一钱二分) 白芷 黄芩 白附 
子(各六分。) 甘草(炙。四分。) 
水煎。食远温服。 
乌药顺气散(局方) 治暴中风气攻注。遍身麻痹。语言謇涩。口眼 斜。喉中气塞。有痰声 
者。 
麻黄(去根节。泡) 橘皮 乌药(各三两) 僵蚕(炒) 川芎 枳壳 甘草(炙。) 
白芷 桔梗(各一两) 干姜(炮。五钱) 
上十味为散。每服半两。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热服。 吴鹤臬曰。此治标之剂。初病邪 
气实者宜之。 
解风散 治风成为寒热。头目昏眩。支体疼痛。手足麻痹。上膈壅滞。 
人参(二两半) 麻黄(去节。一两半) 芎 独活 细辛 甘草(炙。各一两) 
为散。每服四五钱。入生姜五片。薄荷七叶。水煎服。 按此本千金三黄汤去 、芩加参、芎 
、甘草。彼主杜风清热。此主解散虚风。同源异 。 今人但知人参为补虚之药。不知人参有祛邪 
荡实之功。此证因虚风久袭。若独用麻黄。无人参助其胃气。必不能克效也。 
古今录验续命汤(方祖) 近效白术附子汤(术附汤下) 千金八风续命汤(续命汤下) 千金 
独活汤(桂枝汤下) 三生饮(星香汤下) 
四物汤(方祖) 四君子汤(方祖) 二陈汤(方祖) 小续命汤(续命汤下) 三化汤(小承 
气汤下)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大秦艽汤(四物汤下) 十全大补汤(保元汤下) 大建中汤( 
保元汤下) 人参养荣汤(保元汤下) 
大省风汤(星香汤下) 八味顺气散(四君子汤下) 千金附子散(麻黄汤下) 省风汤(星香汤 
下) 秦艽升麻汤(升麻汤下) 
涤痰汤(二陈汤下) 凉膈散(方祖) 星香汤(方祖) 导痰汤(二陈汤下) 黑锡丹 
(金液丹下)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麻黄附子汤(麻黄汤下) 仓公当归汤(麻黄汤下) 胃苓汤(平胃散 
下) 千金排风散(续命汤下) 
黄建中汤(桂枝汤下) 小柴胡汤(方祖) 当归补血汤(保元汤下) 

卷十三·专方
伤寒门
属性:香苏散(局方) 治感冒四时不正之气。 
香附(姜汁浸。勿炒) 紫苏茎叶(各二两) 橘皮(一两) 甘草(炙。五钱) 
为散。每服半两。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去滓热服。暖覆取微汗。日三夜一服。以得汗身凉为度。 
芎苏散 治三时感冒。偏于血分者。 
半夏 茯苓 橘皮 葛根 柴胡 紫苏 川芎 枳壳 桔梗(等分。) 甘草(炙。减半) 
为散。每服半两。加姜、枣煎服。取微汗效。 本方去川芎、柴胡加人参、前胡、木香。名参 
苏饮。治虚人感冒。偏于气分者。 
十神汤(局方) 治感冒头痛。 
麻黄(去节。泡) 葛根 紫苏 香附 橘皮 芍药 川芎(各一钱) 
白芷 升麻 甘草(炙。各五分) 生姜(五片。) 葱白(四茎) 
水煎。去滓热服。取微汗。 
大陷胸丸(玉函) 治结胸项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 
大黄(八两) 葶苈(半升。熬。) 芒硝(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 
上四味。捣筛二味。纳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 
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大陷胸汤(玉函) 治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 
大黄(二两) 芒硝(三合) 甘遂(一钱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纳芒硝。煮一两沸。纳甘遂末。温服一升。得 
快利。止后服。 
小陷胸汤(玉函) 治小结胸。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 
黄连(三钱) 半夏(三合。洗) 栝蒌实(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葱白香豉汤(千金) 治时疫伤寒。三日以内。头痛如破。及温病初起烦热。 
葱白(连须。一握) 香豉(三合) 
上二味。水煎。入童子小便一合。日三服。秋冬加生姜二两。 按本方药味虽轻。功效最着。 
凡虚人风热。伏气发温。及产后感冒。靡不随手获效。与产后痢后用伏龙肝汤丸不殊。既可探决死 
生。且免招尤取谤。真危证解围之良剂也。 
加减葱白香豉汤 治三时风热。咳嗽咽喉肿痛。难用葳蕤汤者。用此代之。 
此即葱白香豉汤葱白减半。加葳蕤二钱。白薇、青木香、桔梗各一钱。甘草、薄荷各三分。白 
蜜三匕。 
葳蕤汤(千金) 治风温自汗身重。及冬温发热咳嗽。 
葳蕤(钱半) 石膏(二钱。碎) 白薇 青木香 麻黄(去节。泡) 杏仁(去皮尖。碎) 
甘草(炙。) 独活 芎 (各一钱) 
上九味。水煎。日三服。(一方。有葛根一钱。) 按千金葳蕤汤乃长沙麻黄升麻汤之变方。 
为冬温咳嗽咽干痰结。发热自利之专药。以冬时有非节之暖。则阳气不藏。少阴受病。故首推葳蕤 
之润燥止咳为君。佐以白薇、青木香苦咸降泄。即春时伏气发温。更感于风之证。亦不出此。以 
葳蕤为少阴厥阴二经之向导也。麻黄为发汗之重药。得石膏则有分解寒热互结之功。倘病势较轻。 
不妨于中裁去麻黄、石膏、独活、芎 、杏仁等味。合以葱白、香豉之类。未为不可。如果热势纷 
纠急须开泄者。麻黄、石膏又所必需。在用方者临病之权衡耳。 
犀角地黄汤(千金) 治伤寒温病。一应发汗而不得汗。内蓄血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 
大便血面黄。或中脘作痛。 
犀角 生地黄(酒浸。另捣) 牡丹皮 白芍(等分。) 
上四味。水煎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