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谈心说识(依昱)-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听说有个大都市叫丽江,什么都有得买,就结伴来丽江买“寿”买“岁”,街头绕了绕,只有卖金卖银,没有卖“寿”卖“岁”的;她们听说有个更大的都市叫大理,什么都有得买,结果那儿有卖吃卖喝的,没有人卖“寿”卖“岁”;她们又听说有个最大的都市叫昆明,凡人间要有的,无有具备,结果那儿有卖绫罗绸缎,没有卖“寿”卖“岁”;三个富婆大哭著回家;走到昆明碧鸡关,累了歇口气,喝口碗茶,回头对著昆明城一望:只见滇池的大柳树,来时绿茵茵,现在已是黄叶烂烂,三个富有婆突然领悟,树木都会衰老,人何能例外?於是心头悲哀一齐丢下,笑著转回家!”
  丧家听了,哭泣声渐渐停顿下来,李先生心头也感到了阵平和,想自己与众生本立足於平等之处,所谓生死大事,只不过是自然界的运转,实在不必艰深探索,浅近之处竟是如此易解。李先生所体会的,也是从自我的偏执,走向通达的生命观,对於别人的荣华富贵相较谥自己的蹙运难堪,也就淡然了。对人生的这一层体会也了解其实也就是第六意识的作用。所以我们对如此重要的第六意识,不但要好好地认识它,而且更重要妥善地控制它、引导它,切勿使其朝不正当的方向任意发展,若是不随时加以约束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很难再追回来,所以那些因一念之差而犯罪者,只有在狱中细细咀嚼那“再回头已百年身”的滋味。
  三·意识的定义——转凡夫识为妙观察智
  “意识”,梵文原名:mana…vij??ma、西藏语译为yid…kyi rnam…par…ses…pa。八识或九识中的第六识。依意而有识,即以意根所依,以法境为所缘而正确地了别认识各种现象的真相。且其作用能统摄多种经验之内容。
  此包含有自性、计度、随念等三种分别;有善、恶、无记等三性,通欲界、色界、无色界、有漏、无漏;缘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有为法、无为法,而取一切境界的总相。因此《俱舍论记》卷三云:“五识缘自境名各别境识、意识遍缘一切名为一切境识。”
  德国有位哲学家——毕加落(一八八八——一九六五)在其《人类和颜孔》的这本书的开头有这么一段文:“有一天大文豪苏格拉底的住处,来了一位很会看相的人名叫钟毕路斯,他擅长以看人的相貌而断其性格,很准确。他看到苏格拉底的脸相,就说那是一张具足各种恶德的脸,在旁边的一些苏格拉底的弟子忍不住地哈哈大笑起来,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他们的老师是圣哲怎么会具有恶德。只有苏格拉底默而不言,因为他自己深知他是背负著各种恶德而来出生……”。
  被众人视为圣者的人自知其本具有种种恶的万分,在其内心深处虽含有恶德,但一方面所流露出来的却是被称为圣哲之人所拥有的高贵气质。这种把恶的本性转换成高贵、善良的气质的关键所在就是第六意识,也可以说是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的作用。
  意识的作用不只是纯粹知道的精神状态,他还包括判断事情的知性,做白日梦的幻想力、发明家必备的想像力以及感情、意志等各种机能。且可加以分类。
  四·意识的种类
  第六意识大分有二种(一)五俱意识(二)独头意识;(二)独头意识再细分有四种、即1、五后意识、2、定中意识、3、独散意识、4、梦中意识。今分述如下:
  (一)五俱意识、就是和五种感官作用(眼识、耳识、鼻识、舌头、身识)等一起劳动而产生的感觉。所谓的感觉,若光恁外界的刺激那是无法成立其对外界的认识,受到外来的刺激时,须经意识加以统合、研判之后方才得知“那是什么”如此才构成认识外界的条件。例如身体的触觉感受到天气很热,五识的作用仅止於此,而促使我们尽快找一凉快之处——冷气间去消暑、或到避暑胜地去度假的是第六意识,也就是五识和感觉共同作用的五俱意识。此“五俱意识”尚可分成“五同缘的意识”和“不同缘的意识”。      五·五俱识与独头意识
  吾人的第六意识,因其能变性最强,因为能变所以才能创造奇迹,才会发挥潜在能力。这个心识包含的范围很广,例如我们判断事情的知性、空想或是想你力感情,意志等皆属意识。第六意识大分有二种:(一)一俱意识、(二)独头意识(五不俱意识);细分有四种即1、五后意识2、定中意识3、独散意识4、梦中意识。这些个心理作用,也是要靠五种感觉作用来支持。譬如以舌头所感受到味觉而言,同样是一盘青菜摆在面前,因时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菠菜在台湾很普通,也便宜,所以吃起来不觉得怎么样,但日本的菠菜是属昂贵的蔬菜,所以笔者在日本时很少购买,偶而看到饭桌上有一盘炒得油光翠绿的菠菜,就觉得今天这一顿饭特别好吃。这是心理上的作用左右了菜的味道。我们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尝试的时候,不会觉得很好吃,如果是听到这道菜来源不易或是价钱很高的话,我们就会认为特别的好吃,相信这种经验大家都有过。这种感觉就是五俱意识中的“舌具体意识”——意识与舌识同起。由於第六意识的能变性强,所以它不只是影响我们的感官作用,也会左右我们的感情、意志,改变我们的人生观,若能如实地将此意识认清、把握;我们将会活得更加积极、乐观。今将意识的种类分述如下:
  (一)五俱意识
  1、与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同缘的意识
  由前五识的感觉再加上第六意识的判断、思考而起的一种作用。例如,我们在看书时,眼睛一方面在注视著印在白纸上面的黑色铅字,一方面又在识别每一个字的意思,然后去加以了解,这种了解就是“五同缘的意识”。我们的耳识(听觉)也是一样,车子的噪音和贝多芬的名曲於耳膜的震动都是一样的,但由於第六意识的区分,听起来即有不同的感受。
  又我们在听师父讲说佛陀的思想时,若只靠听觉而不用民,那再怎么尊贵的教法,也难吸收,所以才有闻善言不著意,马耳东风这种说法。只用视觉或听觉而不去思索经文的意思就是把一百卷的大藏经都看完又有何意义。纵使拥有超级的优越视力,对外界的认识,精密资讯的吸取若无心眼的分析、思考,又能认清真相多少。五同缘意识又称为“明了意识”,意为从表面的感觉再更深入去明了去了解的一个意识。
  2、与五种感觉不同缘的意识
  这个意识虽有由“前五识”做开端,但是却又在想著别的事情,所想之事也并非和前五识完全毫无关系,这就称为“五不同缘的意识”。例如,我们听经闻法,去思索了解那一字一句的意思,这是“五同缘的意识作用”;接著再从了解经意佛法为出发点进一步地回想起自己以往的种种造业而反处、忏悔,这就是“不同缘的意识作用”。躺在草地上,仰望蓝天而回想起遥远的故乡也有著一片蔚蓝的天空。亦即和自己眼前所看到听到的并非全然无关系但浮现在脑海中的却是另一个画面,由斯情斯景而起别种联想的心理作用即是“不同缘的意识作用”。因此不同缘意识作用之前,是先有“五同缘的意识”去认清对象之后,才有不同缘的意识活动。
  俗云:“叶落知秋”,看到几片落叶就联想到“秋”这种大自然的推移,从小不景到大世界,所以才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这个境界,这不就是不同缘意识的作用吗?!
  听慈鸟夜啼,邮羔羊跪著吸乳,会联想到父母养育我们的辛苦,要孝顺以报亲恩这也是属“不同缘意识”。佛教的修行法中提到“观心”、“观法”,由“观”而产生作用的意识,若将其归属在“不同缘的意识”,用眼睛探察事物的最深层,而能观取到“无常”、“无我”,那这个“不同缘意识”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意识层面。
  但也有一种情形,心中所想的和眼前所见的完全是两回事。读书时心不在焉就是最好的实例,脑子想的和书本上写的是风马牛不相干之事,这该是属於哪一识呢?人的思绪千变万化,宇宙间的现象亦是幻灭地常,那一种情况归到哪一类,若要精确地分门别类划分清楚是很难,用佛法一分析人的心理作用,目的是希望吾人认清心的各种状态,知道如何去对治。因为若只在文字、分类、组织方面用功夫,那就失去学佛的零点正意义,分析意识是只帮助我们能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